人物简介:周湘琼,女,预备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任公共管理学院青年传媒中心副主任,多次在学生干部评议中获得优秀称号,连续两年获湖南师范大学综合奖学金。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6~7月参加公管院赴郴州市宜章县瑶族乡“护鸟营”支教队“三下乡”活动,所在队伍获校级优秀实践服务队伍;2021年11月~次年3月曾任桔子洲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助理;2022年5月~7月曾于长沙市第一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并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
(通讯员 周仁静 谢知含)她意气风发,正值青春诗酒年华,恣意高歌前行,奔赴属于自己的锦绣前程。她厚积薄发,沉潜执着,开物成务。她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本科生周湘琼。
【一张一弛,有劳有逸】
当
不想学、学不进的时候,或许这是大脑传递的信号,要求休息调整一下。番茄钟计时学习的方法很不错,先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奖励自己休息一段时间,并且给自己设定一个学习时长的目标,今天没达到明天就多学一会儿。这样就不会绷太紧,也不会太松弛。”劳逸结合,是她能够长期保持学习的动力与激情的秘诀。
关于学习,周湘琼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她分享道:“平时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检索,碰到难以理解的知识去检索相关的课外资料,网络上有着非常多的资源帮助理解。对书本进行记忆的话,经典的括号图类型的思维导图就非常好用,整本书具体到每一章每一节的内容和结构都很会很清晰。”一张一弛,有劳有逸,并且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是她学习的通关密钥。
【步履不停,身体力行】
周湘琼在大一的时候看到了当时公管院青传的宣传册,对美工部产生了兴趣,并如愿成为了美工部的一名干事。在工作过程中,她发现自己十分享受做海报,虽然经常要多次修改,但看着一件作品诞生、帮助学院宣传的满足感让她很开心。这份热爱推动她继续从事了三年学生工作。
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最独特的一份经历莫过于,她曾担任桔子洲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中心主任助理。公共服务办下设三类,社会事务类、卫生文体教育类以及优化环境类,她当时主要是协助卫生文体工作以及桔子洲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在这过程中,一方面是提高了她的各种办公技能,例如office软件的应用、打印机的运用等;另一方面是增进了她对基层地方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的了解与认同。
作为一名师范生,周湘琼也积极参与教育相关的实习。她曾在长沙市一中教育实习,并获得“优秀实习生”称号。在实习过程中,她最大的收获是:教学自信。在那之前,周湘琼认为自己并不是很适合教师这个职业,经过这次实习她发现自己是具备相关的能力,并且能够做得很好,由此更坚定了她以后的方向。她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尤其是政治教师是一个充满创造性的职业,为了上好一堂课,出彩的教学设计一定是需要结合近期的热点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的要求是很强的。
【漫漫征途,把握当下】
目前,周湘琼已经考研成功,但回忆起下决定考研时的心路历程,她坦言,自己慎重考虑了许久,最终决定考研主要是逐渐意识到,她目前的能力不足以匹配自己想从事的领域,所以想要通过考研进一步提升自己。她选择的研究方向是政治学理论,兴趣的发现得益于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选修课《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学习这个方向可以让她了解到许多古今中外的多元思想。在选定了研究方向后,她期许自己在学术上能展现出天分,有所成长、甚至有所成就。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虽说考研这条路是孤独的,但周湘琼在考研路上获得了很多人的陪伴和支持,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老师、同学,亦或是学校。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负一楼的坪地里放了桌子椅子,隔天她想去那里学习,但是不凑巧地下雨了,结果后天马上就装上伞了。这个小小的细节,让她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怀和支持,也让漫漫考研路上多了一份温暖。
时间的洪流中,泾渭分明的过去与未来,彼此交织。此刻,未来已来,未来为你而来,唯有把握当下,以求无愧未来。
一审:杜雅欣
二审:刘慧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