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何佳丽:梦想熠熠,野芳幽幽

日期:2023-05-22 00:10浏览数:




人物简介:何佳丽,201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读期间,就论文而言,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心理学顶级权威刊物《心理学报》、国际SSCI刊物Current Psychology上发表论文。就项目而言,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以国家级优秀项目顺利结项;作为核心参与者参与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并已顺利结项;作为一般参与者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等。目前已获得伦敦国王学院、华威大学等学校的条件录取。

(通讯员 曾祥路 吴玉珍)幽兰逢春而葳蕤,金桂遇秋而皎洁,此皆出于其性,非迎合世俗,获取虚名之举,何佳丽就是如此。她只遵从本心,为理想奋斗,心之所爱,即为所至;她目光坚定,一往无前,不为外界的喧嚣所扰;她不言不语,宛如空谷幽兰,芳香淡淡,自成一道靓丽的风景。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人生漫长,晴雨交加,常遇荆棘,但若心怀热爱,即使岁月荒芜,抬头处亦可见满树花开。对于何佳丽而言,从初中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开始,到高中填报志愿时选择心理学专业,再到大学里在心理学领域的不断钻研,她始终以目不斜视的姿态向着心中的热爱前进,从未放弃,最终收获了芳香盈怀。

在谈及与心理学的邂逅时,何佳丽回忆起了初中时光。她犹记得,在初一时,心理老师梁老师在课上让全班学生画下自己的自画像,并要求在自画像旁写下20个关于“我是谁”的描述,在初三毕业前,梁老师又将自画像发给了全班学生。自画像里的何佳丽笑颜依旧,无声凝视着,现如今站在初三这一人生路口的自己。何佳丽对比两个时期的自己,更加体会到了三年学习带给自己的诸多成长,心里顿时涌现出千言万语,欲与过往的自己诉说。这一跨越时空的对话,让何佳丽看到了奋斗的意义,也令她深深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因此,她最终选择了湖南师范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

在大学,何佳丽开始了她的逐梦心理学之旅,经历了诸多尝试后,她最终拨云见日,发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道路——科研。众所周知,科研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在许多人的心中,科研就意味着“坐冷板凳,需要忍受漫长的孤独与寂寞,但何佳丽却不觉如此,“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心中是快乐的。”何佳丽的四年大学时光几乎都是与科研相伴。最初加入向燕辉老师的课题组时,她对科研还一窍不通,第一次进行文献汇报的结果十分糟糕,“毫不夸张地说,我应该是我们这一届第一篇文献报告的最糟糕的人。”她感叹道。但这一次失败并未把何佳丽打倒,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汇报结束后,何佳丽反复总结学长学姐们汇报中的优点,学以致用,最终在第二次文献汇报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从此,何佳丽便对科研产生了盎然的兴趣,这种兴趣随着不断探索而逐渐加深,最终成为她心中的热爱。星光不负赶路人,在大学四年里,何佳丽主动加入课题组学习项目制课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主持并参与了2项国家级项目,还曾受邀参与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持的“国家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她在心理学的科研土壤上静默扎根,用努力和汗水浇灌出一朵朵清丽无比的花朵,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芬芳。

【常怀好奇之心,不忘思考之力】

好奇心是科研的钥匙,没有好奇心的人将寸步难行。何佳丽坦言,学习和科研在大多时候都是枯燥的,唯有好奇心才能调动兴趣,使得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正是这一份强烈的好奇心,使得何佳丽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学硕果。

拥有好奇之心,人们便会产生探索的兴趣,但在探索的过程中,唯有学会独立思考,才能不至于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迷失。当对某一问题产生好奇后,何佳丽就会深入思考如何将问题解决。她以自己的一次论文创作经历为例,鼓励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常怀好奇之心,学会独立思考。在一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中,何佳丽就对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产生了好奇,她忍不住思考:亲缘关系对留守儿童会产生哪些影响呢?其中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呢?说干就干,她当机立断与导师联系,汇报了她的详细想法。当时,她参与的课题组很少涉猎这一方面,导师听此,甚是诧异,对想法的落实也持怀疑态度。但何佳丽一直坚持,与导师讨论良久,制作了三页的心理健康问卷,紧接着与当地学校的主任沟通,进行问卷的发放与收集。何佳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对两类儿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在Current Psychology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一篇高水平论文。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的经历,何佳丽的每一次探究,都是认真思考的过程。“在课堂上,老师会提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启发到你,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好奇。”何佳丽正是出于对老师所提问题的好奇,加以认真地思考,才会有层出不穷的研究方法的新思路。在研究中遭遇困境时,她仍坚持探索,冷静思考,寻找问题的根源。也正是这一坚持思考的品质,成就了现在坚韧而优秀的何佳丽。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去不一样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寻找不一样的自己。”何佳丽认为,人若是一直待在一个熟悉的地方,那这个地方就会变成自己的舒适区,麻痹身处其中的人的心志,把他们变得懒惰、倦怠。为此,她时常去不同的地方旅行,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开拓自己的视野。“我很喜欢去我从未去过的地方转一转,不一样的风景会带给我新鲜感。”山川湖海,虫鱼鸟兽,处处皆是不一样的风景。这种新事物所带来的新鲜感,对何佳丽来说,就像是一剂兴奋剂,使她的大脑保持高度的活跃、亢奋,在解决学习与科研的难题时,往往能发现出其不意的思考角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面对大学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选择,何佳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折取心之热爱,专注于提升自己,而不是为了“美人折”,只是听从内心的声音,无问西东。四年光阴转瞬即逝,回首来时路,最初的青涩稚嫩已然褪去,道路上风雨无阻、日夜兼程的身影依旧坚定;抬头仰望星空,那心中的梦想早已被洗涤得熠熠闪光。

一审:周芝榕

二审:肖艳萍



上一条:【青衿芳华】王琳: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

下一条:【青衿芳华】邱丽华:无悔青春,逐梦星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