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李俊旺:常怀赤子心,不负青云志

日期:2023-04-26 19:30浏览数:



人物简介:李俊旺,中共预备党员,来自2020级历史教育二班,曾任历史文化学院辩论队队长、麓山史谈副主编,现任班级学习委员。曾出演院第17届历史剧《少年时》;曾获湖南师范大学2021—2022学年三等综合奖学金;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一校一书”征文比赛三等奖;湖南师范大学2021年度校“蓝田杯”青年辩论赛亚军、决赛暨“全程最佳辩手”;荣获“书香润心灵,雅言浸校园”读书节一等奖等。

(通讯员 胡心怡 沈宛霖)何为少年?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他们是少年。”李俊旺便是如此,在繁剧纷扰的生活中,不随波逐流,坚守本心,永葆独属于自己的少年气。

【因为热爱,可迎万难】

在李俊旺心中,有关辩论的那颗种子,早在初一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学生语文能力竞赛夏令营”时就已经埋下了。彼时,他们的队伍获得了辩论赛一等奖,而他个人也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最佳辩手”。

“那次我才真正了解到什么叫辩论,在这之后,我对辩论充满信心。”在说这番话时,李俊旺带有几分傲气,显得有些兴奋。后来升入高中,李俊旺跟着他的语文老师陆陆续续地学习到了更多辩论的知识。他说,他很喜欢那种思辨的过程,渴望通过表达建立自我和世界的联系。所以在进入大学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历史文化学院辩论队。

在他看来,一名辩手必须要磨炼出良好的心态。而心态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赛场上,也体现在场下日复一日的讨论、枯燥无味的资料搜集、稿子的撰写打磨,以及模辩和正赛的压力之中。这些对于辩手来说,均是很大的挑战。

除此之外,李俊旺认为一位优秀的辩手还理应心怀“热爱和希望”。他说,要学会用“希望”去陶养“热爱”,只有始终相信这个世界需要思辨和表达,相信语言的力量,相信人与人之间可以架起沟通的桥梁,“辩论”才能彰显出真正的意义。

经常打辩论的人或多或少会陷入思维的怪圈,对世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李俊旺也不例外。他坦言道,在辩论的生涯中,自己有很多迷茫和沮丧的时刻。尤其是遇到类似于“被误解是不是表达者的宿命”的思考时,他会有“凝视深渊”之感,“这样的时刻会很难熬,对于我来说,最好的解决之道是求助于生活。当陷入怀疑时,我会先远离辩论一段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真实,不求过多的解读和理解,只是接受。”热爱既是不变的少年热忱,也是在所爱之物被撕裂后,能将之修补的力量和勇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李俊旺对历史学有着独特的情怀。大一时,李俊旺主动竞选了学习委员一职,他想藉此机会多与同学交流,并形成自我的督促。“当一个人有了责任之后,便会不自觉地去规正自己的行为。”李俊旺在成功当上学习委员后,始终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后来,李俊旺遇见了麓山史谈,在了解到那是个能将“历史”与“写作”相结合的平台后,他选择成为其中的一员,并由一个小编辑慢慢成长为副主编。在这段时光中,麓山史谈给李俊旺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主持学长姐的经验分享会”“聚餐和团建”等等。同时,他也掌握了从“史料搜集整理”到“杂志编辑成册”的各种技巧,接触到了校内外的历史界同仁,切身感受到了学术圈的赤诚。

前不久,在麓山史谈主办的面向学弟妹的读书分享会上,李俊旺向大家推荐了一本打开他历史之门的书——《历史学家的技艺》。他推荐的理由有三:其一,马克·布洛赫先生的这本书,涉及诸多的历史学入门理论和对史学研究的思考,能帮助大家形成对历史学研究道路的基本认知;其二,他在学习历史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理论性疑惑,大多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清晰的解答,启发了他的历史视角;最后,这本书不但教会了李俊旺“历史的原因不是想当然的,它需要我们去不懈探索的道理,还让他领悟到了马克·布洛赫先生“愿意为历史学献出生命”的高尚情操,为他树起了史学工作者的榜样。

谈到史学,李俊旺总是滔滔不绝。他还向大家推荐了史学方向上的两本好书,一本是:孔飞力先生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一本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

李俊旺对写作情有独钟,成为作家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写作领域,他认为最大的秘诀是老生常谈的“多读、多思、多写、多练”。

对李俊旺来说,“多读”就是多读经典好书,不同种类交叉着阅读,不但能最大化地激发阅读兴趣,也能拓宽阅读视野,不致审美疲劳;“多思”就是多思考,每本书读完都要留有痕迹,可以是摘抄,可以是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划记和批注;“多写、多练”就是落实到行动上:记日记练笔,摘抄名言名句,以及收集生活的灵感,时不时写上一篇创意小说。在日常生活中,李俊旺每时每刻都保持着对写作的敬畏和热爱,他将生活中乍现的灵感铭刻在心中,随后用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待时机成熟时,便拓展成文。

“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人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悄悄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书便宜,但不意味知识的廉价。虽然读书不一定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李俊旺认为,最能激发起读书兴趣的,是找寻到读书的意义。他想将启发过自己的这段话,与学弟妹们共勉。

【坚守真我,不染一尘】

如果要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李俊旺现在的生活,那就是“充实”“自由”和“成长”。从“麦穗理论”来看,这也是他理想的生活状态。“因为这时我的充实是在自由的选择中达成的,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也正慢慢经历成长。这种动态的、有审视的生活状态非常符合我个人的人生追求。”李俊旺如是说道。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纷扰和诱惑,很多时候人们只是肉体忙碌而精神空虚,但李俊旺却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坚守本心,享受着生命的快乐。这也正如他的人生格言所启迪的那样——“永远不要忘记,在上帝揭露人的未来以前,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时身为一名预备党员,李俊旺在平日生活中时常严格要求自己。在有关“如何做到坚持党性,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问题上。他认为,首先,应不断加强新时代的理论修养,并在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进行理解和参悟;同时,应严守政治纪律,加强新时代党员的作风、道德和能力修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必须时常自问入党动机是否依然纯洁,从根源上扭正思想,以达到正本清源的效果。他也将会为了成为正式党员而严于律己,从各个方面不懈努力。君子当如竹,刚正不阿,气盖冰霜,不改风骨。

展望未来,李俊旺已有了他理想的人生蓝图:先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守住初心和底线,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并通过表达和自身的人格品质去感染更多的人。同时,在这过程之中不忘最初的梦想,多阅读、多写作,创作出优质的文学作品,为人民带来有价值的精神财富。

最后,李俊旺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清醒,温柔,一尘不染”的人。他想对未来的自己说:“永远不要对生活失去希望。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一审:章佳黎

二审:刘慧熙

上一条:【师大之子】易茜:我愿我择故我在,岂惮前路险且长

下一条:【青衿芳华】滕梓皓:如长风自由,似繁花烂漫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