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杨文辉,女,临床心理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大学医学院抑郁、焦虑和应激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4-2015),美国心理学会(APA)心理评估杂志《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咨询编辑 (2019-2023),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研究方向聚焦于青少年抑郁障碍的评估、治疗和预防。在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BA210038,BBA13001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1JJ3027)和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XJK011AXL002)支持下:(1)创新性地解决了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在我国青少年中因子结构不一的现状,证实全量表和10个简版均为单因子结构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8,被引32次);(2)通过系列临床双盲随机对照实验,首先证实中文情绪词注意偏向矫正训练和负性情绪认知控制训练可有效治疗和预防青少年抑郁症(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病学学会期刊,共被引201次);(3)出版学术专著《抑郁认知理论与注意偏向矫正训练:抑郁治疗新前沿》,填补了我国抑郁障碍的心理病理学理论和靶向治疗的空白;独立开创预防抑郁的负性情绪认知控制训练软件程序,能有效预防青少年抑郁症的发作,以第1和通讯作者发表国内外期刊论文20篇。
(通讯员 曾祥路 罗光耀 吴玉珍)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不一样,有的人很幸运,遇到的事都是自己所热爱的事,而有的人很痛苦,人生处处都是挫折与失意。但事实上,事无好坏,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对于杨文辉来说,从开始求学到成为博士生,一路走来,所遇皆所爱。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她孜孜不倦,潜心研究,开创了我国青少年抑郁症的评估和干预的新天地。
【心怀热爱,潜心研究】
杨文辉的人生经历生动地诠释了“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这句话。杨文辉从小就着迷于学习,凭借刻苦勤奋的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她也深受老师喜爱。初中毕业后,即使没有如愿上高中,杨文辉也始终坚持自学,从不懈怠。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学不成,后来杨文辉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被选拔到了部队医院工作。出于对学习的热爱,即使在高强度的工作中,她也一直没有放弃过学习。杨文辉通过自学和考试,一步一步,读完了博士,又当上硕士研究生导师。一路走来,有过磨难,有过艰辛,正是心中的这份热爱支撑着杨文辉一直走到今天,毕业后她也毅然决然地选择为教育科研事业奉献余生。
杨文辉回忆起自己读书时的经历,每天都是教学楼与寝室两点一线,在旁人看来繁琐又枯燥的日常,她却乐在其中,一心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杨文辉说:“我觉得很快乐,因为我喜欢探索新领域,不管是什么。”
她学习是如此,做研究亦是如此,研究在杨文辉眼中总是充满着无限魅力。博士毕业后,作为精神卫生专业的国家注册执业医师,她毅然选择了去大学任教,而不是去医院工作。她着迷于大学充满青春活力的氛围,热爱探索未知的世界。在大学的日子里,她潜心研究,择一事,终一生,只因热爱,一往无前。
【心怀大爱,积极乐观】
高尔基曾说:“只有对人类最强烈的爱,才能激发出一种必要的力量来追寻和领会生活的意义。”心怀着为抑郁个体解除痛苦的愿望,杨文辉开创了计算机化程序矫正注意偏向的新天地,减轻了抑郁症状,极大地提高了抑郁自助性治疗工具的可获得性。而且通过系列临床对照实验,她的研究团队发现认知控制负面情绪训练能预防抑郁症的发作,能为有抑郁倾向的群体提供巨大帮助。一提到这,杨文辉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心中对抑郁症群体的悲悯与关怀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她来说,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已经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便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正是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给予了杨文辉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让她有能力去帮助青年们疏导心中的悲观情绪。在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他人做心理疏导时,杨文辉难免会被倾诉对象的负面情绪所影响,她心中也会出现低落的情绪。这时,她会走进岳麓山,寄情山水,抚摸粗糙的树干,轻嗅泥土的芬芳,眺望浩淼的湘江……在大自然的慰藉下,始终呈现出积极乐观的面貌。杨文辉说:“人是相互影响的,我们要用我们正面的能量去驱赶他人的负面能量,心理咨询师的心理素质要非常强大。”她坚持将快乐传递给他们,用生生不息的温暖和爱去治愈他们。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礼记》有言:“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世间之事,大抵如此。在杨文辉看来,学习就该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学习效率才是最重要的。在谈及她给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建议时,她说:“平常认真学习,周末可以选择性地放松娱乐,每天都要坚持身体的锻炼,身体最重要。”她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以学习为乐,如果学生们每天都将身体绷紧成一张弓,那么身体就会失去弹性,彻底累垮。相反,如果他们学会把身体合理地放松,那么到“用”时便能拥有最好的状态。
“教师的责任在于,通过学习让学生相信她自己有能力做她想做的事情,即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这是杨文辉跻身心理学领域以来一直坚持的信念。她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授他们知识,教育他们做人,教会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她是一叶扁舟,带领着学生到达彼岸;她似一盏明灯,照亮了学生前进的道路;她如一片落花,滋润了学生成长的沃土。
实习编辑 刘慧熙 袁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