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许华燕,女,中共预备党员,来自法学院2017级法学卓越班。曾任法学院学社联人力资源部部长,法学卓越班副班长。曾获2017-2018、2018-2019、2019-2020年度校综合奖学金、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校普法大赛三等奖、校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二等奖、律政之星二等奖等奖项,现保送至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民商法专业。
(通讯员 关照凡 陈铃 冯秀媛)学法之路是枯燥的,有背不完的书,记不尽的法条;学法之路亦是自豪的,挥法律之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师大法学院的几年,许华燕从懵懂走向成熟,不断地在法学的世界中追寻真理,如今,她即将步入研究生的行列,在更广阔的天地探索法的奥义。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2017年的秋天,许华燕踏入湖南师范大学的校门,来到了法学院。在选择法学专业时,许华燕对于这门学科并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在家人的建议下填报了志愿。对于文科的得心应手以及高中时对今日说法的持续关注都让许华燕对于法学的接受程度很高,并没有像许多大一新生一样出现过渡期。在与法学结缘后,随着更加深入地学习,许华燕感受到了法学的魅力,被这门学科深深地吸引了。特别是在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法治事件判决结果出来以后,她和朋友们会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来思考和讨论,尽己之所学,构日月之辉。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法学的热爱使得许华燕在法律学习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佼佼者。当然,优秀的成绩也离不开日积月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谈及学习方法时,她回答到:“平时上课要集中精力,跟紧老师的思路,只有平时打好基本功,才能在期末时面对多门学科繁重的复习任务相对轻松。这不禁让人重新审视法学这个专业:法学是典型的先苦后甜,胜者通吃的长线专业。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知道,学习这个专业并不容易,更重要的是,必须在精神上脱胎换骨。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选择了法学,便只顾不断探索。
【青衿之志,屡践致远】
许华燕的大学生活里并不是只有法条和论文,同样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习和学生工作的矛盾是大多数同学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她却能够合理地分配时间,从不让学习与学生工作之间的天平失衡,两全其美。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她的生活,而且锻炼了她的能力。作为学社联人力资源部的部长,合理地安排部门内部的工作,与其他社团沟通、对接都是她的工作,这使得许华燕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也让她未来的人生道路更加宽阔。学社联对许华燕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经历,更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除此之外,参加竞赛也是许华燕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比赛中也不乏许多团队参赛。“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她认为团队工作主要是根据个人的情况和优势划分负责范围,集思广益,头脑风暴,使每个人发挥出最大的价值。许华燕在比赛中担任过不同的角色,也遇到过成员之间观点不同的情况,尽管有种种困难,但是她都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大雪压青松,青松尚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团队合作的磨练让许华燕学会了换位思考,拥有了更开放的思维,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季羡林曾说:“我走过的漫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铺着玫瑰花的,有时也荆棘丛生。”与法学结缘的许华燕,在这条漫漫长路上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她回忆到,自己在大一阶段成绩并非十分理想,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加入了法学卓越班、保研至湖南师范大学……美好未来的蓝图逐渐清晰。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生涯,许华燕已经做好了规划。她希望能够跟着导师深入对民商法的学习和理解,也把利用假期多去律所和法院实习列入了自己的学习规划中。同时,她已经阅读了许多相关文献以积累知识、拓宽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作为一名法科学子,阅读许多导师推荐的法学类书籍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三年里,她跳出自己的舒适圈,从不满足与已取得的成绩。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始终奔赴在逐梦路上的许华燕就像一块永远也吸不足水的海绵,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收获,充实自我。
在她看来,生活就是不断的体验和尝试,“但行好事,莫问前程。”随和的许华燕并不会刻意地追求或避免什么。她认为抗压能力比较强的自己能对一切事物保持热情,在遇到困难时,许华燕也会像其他女孩一样通过追剧、品尝美食来缓解压力,治愈自己,使自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非淡泊无以明治,非宁静无以致远。”虽然有时她也会比较急躁,但是法律人的理性总能战胜脾气。良好的心态让她处变不惊,在学习的道路上稳扎稳打,攻坚克难;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麓山脚下,桃子湖畔,年轻的梦想从这里启航;一路拼搏,且行且歌,这一路风雨如晦,依旧初心澄明。逝去的光阴,收获会抚平,满怀希望,就会所向披靡。
编辑:李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