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党晴晴 杨艳)肖金梅,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8级地理科学本科生。现任2018级地理科学B班组织委员,曾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第七届青年传媒中心采编部副部。曾获2018-2019年校综合二等奖学金,2019-2020年校优秀青年通讯员。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当荣获“2019-2020年优秀青年通讯员”的称号时,肖金梅既喜悦又平静,她知道这是她用她的热忱和努力所换来的荣誉与认可,她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对那个无数个在深夜写稿子的小女孩说:“做的不错,继续加油啊!”
喜欢是无比简单的事情,热爱则需要期许和追逐,而长久地坚持更需要勇气与毅力。肖金梅的记者梦始于高中时一篇战地记者的专访,从那时起,小小的梦想便在肖金梅的心中开始萌芽,于是在大学遇到采编部时,因学姐的一句“想要当小记者可以加入”,从此肖金梅与记者结下了不解之缘。用文字传递新闻与力量的向往在她心中逐渐蔓延,扩张,化成了无数夜晚的星影憧憧,化成了反复斟酌的慎密严谨,化成了厚积薄发的坚毅铿锵。
“哪有什么可以直接登顶的作品,只有根据事实不断精炼文字的过程。”当被问及写新闻的窍门时,肖金梅只用了这短短一句话概括,但这句话的背后,却是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辛酸。“感觉写新闻是个很枯燥的工作,那些一板一眼的新闻就像是套格式,毫无新意可言。”这是肖金梅第一次写新闻稿时的直观体验。可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当她接触到那些优质的好新闻、真正好的人物稿时,肖金梅才意识到,一直以来是自己把自己困在那些套路中,而不去寻求突破,缺乏善于观察的眼睛,才会觉得它枯燥乏味。于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肖金梅对待每一篇新闻都格外用心,仔细研究不同新闻的特色与意义,执着于细节,打磨其特质,营造出新意,一桩桩普通的事件在肖金梅笔下仿佛拥有了鲜活的生命,蕴涵着独特的灵魂,流淌着奔腾的热血。
肖金梅心中那一簇向着烈日而生的花,在这一年开得分外惹眼。
【静如夏花,默默耕耘】
除去写新闻,肖金梅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学习了。学习对于肖金梅而言,既是成长中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桩麻烦的苦差事。但无论如何,肖金梅都始终保持一颗学徒的心,能够沉下去,不断充实自己,磨砺自己。书内书外皆是学问,都值得细细揣摩,深入研究。
“优秀的人千千万,我确实自卑但也无碍,并不是一时的的黯然就永远不会发光。”这是肖金梅一直牢记的一句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无论外界有多嘈杂,人声有多鼎沸,肖金梅自始至终只追逐自己满怀期待的心,只与真正的自己窃窃私语。正是这种沉稳内敛的性格,让肖金梅在大学三年中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平时稳扎稳打,课后及时巩固,所以她可以在周围人考前熬夜突击时继续早起早睡,井井有条。
无论是归鸟蝉鸣的酷暑,还是凌冽萧瑟的寒冬,肖金梅都如夏花一样安静温柔,一尘不染。未来的路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肖金梅心中并不恐惧,她眼前还闪动着道路前方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她能做的,只是默默耕耘,蓄积力量,她有她要赶去的远方,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襟怀笔墨,上善若水】
“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或许讲的就是肖金梅本人了。这个浑身散发着淡淡书香气的女孩,即便深谙人情冷暖,却始终心怀朝阳,温暖有光。 “初入大学,第一次住宿便是九人寝室,其实我挺紧张的,庆幸的是她们都很可爱,不拘小节,”在被问及室友相处问题时,肖金梅如是说道,“一直以来,我遇到的人都很好,他们对我散发的善意,也让我愿意对他人散发善意。”或许正是因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才会敏锐地捕捉到生活的暖情,才会在面对摔倒的老人伸出援手,才会去揽一身的善良与温柔。
“对我而言,我始终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因为我就生活在这些美好当中。”说这话时,肖金梅的眼眸中仿佛盛满了星辰,闪闪发亮。是啊,当一个人满怀善意地去对待这个世界,世界也会给你一记温柔。
世界大雨滂沱,少女在尘世行走,给人间的街灯撒上细盐,灯火朗照,荞麦生长,盐粒里藏着少女酿了满心的甜蜜……
编辑:李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