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未成年人普及先对科学技术前言知识,引起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满足未成年人对现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欲望,激励未成年人为国家振兴、为人类进步,为攀登科学新高峰而奋斗的精神,5月22日上午,地理科学学院慧眼寰球——遥感科学与技术科普交流活动于湖南师范大学地学博物馆举行。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胡顺石担任本次活动主讲人。
根据新冠疫情肺炎疫情防控要求,在入场前,所有参与人员都需要佩戴口罩、检查健康码、行程码以及体温是否正常。家长和孩子们有序排队,积极配合。
活动开始之前,展览室已熙熙攘攘了。小孩子们对眼前遥感拍摄的地图兴致盎然,眼里透露着对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渴望。
胡顺石老师开场以提问的形式拉近了于小朋友们之间的关系并引出了今天的主题“遥感科学与技术”。在介绍遥感时,通过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结合地理知识让小朋友学到更有趣的知识。
随后,胡顺石老师详细讲解了中国天眼拍摄的遥感影像,帮助小朋友们进一步理解电磁波的作用。
胡顺石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的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火星的登陆、火星探测车的登陆、建设属于自己的空间站、探日卫星的发射等,为小朋友们揭开了航天神秘的面纱。此刻小朋友们兴趣浓厚,互动小手举高,积极发言,积极与老师互动,认真做笔记。
活动最后一项是为小朋友们介绍了与遥感相关专业及大学,并且鼓励小朋友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将来学成时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情而奋斗!
此次科普活动的开展,通过老师生活化、通俗化的讲解遥感知识,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激发了小朋友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科学观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中国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和动力,必然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一审 曾碧洋
二审 赵航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