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任依依,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9级法语系,外国语学院辩论队副队长,2019-2020学年任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媒体部干事兼法语班学习委员,获评校级社团优秀学生干部;2019年6月获得"外国语学院优秀网络媒体运营者"荣誉证书;2020年11月获得2019年-2020年湖南师范大学二等奖学金,获得“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称号;入围湖南师范大学第六期校园作家,于湖南师范大学新闻网发布《B612星球》《记住忧愁》作品,于1+1青年评论网发表社会民生评论文《一线城市该不该征收拥堵费》。
(通讯员:谢伟强 田玉 马翎哲)青春当如夏花,尽情绽放;青春当如骄阳,热情似火;青春当如一场无悔的旅行,去奔赴远隔山海的热爱。青春之美,美在其燃烧的激情与旺盛的活力;青春之珍贵,贵在其短暂的绚烂和无限的可能。
如果将青春看做一场奇妙的探索,那么大学便是那一张珍贵的藏宝图,任由少年人自由地去开拓人生更多的版图。在这场未知的探索旅程中,任依依就像一缕夏日的清风,始终裹挟着满怀明媚的阳光,攀过高山,看遍河海,又踏着轻快的步伐奔向更远的远方。
【青春如火,本该炙热】
莎士比亚曾说:“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青春是如此的短暂易逝,幸而我们在这段匆忙岁月中步入了这座名为大学的殿堂,于是让宝贵的青春有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迸射出无限夺目的光芒。
大学里从来不缺少机遇与挑战,但是否能够抓住这些珍贵的机会,磨练自己、突破自我,却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在任依依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种勇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可贵精神,她始终以似火的热情去拥抱青春,怀着一颗单纯而谦虚的赤子之心去奔赴一场场无悔的旅程。
“大学给我了太多惊喜,让我尝试了很多我以前从来不会想到能参与的东西,打辩论,编辑新媒体文案,策划活动等等,让我觉得大学比我想象的更加丰富,鲜活。”任依依满怀着满心欢喜与期待踏上了这段新的征程,而大学生活也远比她想象中的更加丰富多彩。在这里,学习依然很重要,但是分数不再是衡量一个人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待着一批批通过重重考验远赴而来的年轻人们去体验。
对于任依依来说,这些各种各样的讲座、活动、工作和琐事并没有成为前行的干扰和阻力,相反,她如同一尾得水的鱼儿,灵活地在学业和课外活动、工作间游转,于是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更为丰硕的收获。
回顾两年大学时光,任依依的生活充实而饱满。
大一刚入校,她便与志趣相投的同学组成队伍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新生杯辩论赛,她说:“我喜欢辩论,被说话的艺术深深折服,还有从小喜欢写作,一直保持着练笔和读书的习惯。”对她来说,辩论里最珍贵的是大家的思想的相互碰撞、有机整合,她很享受这种讨论辩题的过程。从第一次打辩论的紧张激动到后来带领团队斩获桂冠的游刃有余,辩论带给她的不仅是快乐和享受,更有成长与收获。
校运会时她报名了女子400米运动员,虽然没有取得第一名,但是赛后的她却很知足。她笑道:“高中感觉自己跑步还挺厉害的,万万没想到湖师大卧虎藏龙,竞争超级激烈,真是拼劲了全力跑都只能拿到了我们那个赛道的第三名。”虽然未得奖章,但是参与其中感受到的那种独属于校运会的氛围依然令她始终难忘,“每个人都是那么地朝气蓬勃,我坐在操场中间的草坪上,看着男子5000米的运动员一圈又一圈地跑着,观众席好多人为他们加油打气,我的心在那一刻是沸腾的。”任依依激动地说。
这个永远充满能力的女孩还参加了最近的百里毅行徒步活动,靠着双脚从湖南一直走到湘潭。她回忆道,走到后半程一直有的士司机召唤他们坐车直达终点,她们仍是一次次地拒绝了司机的好意。“因为走得很累才知道郊区湖畔的微风吹着脸颊有多么舒服,才能知道自己的双脚多么有力量,才能知道走到终点时那块奖牌分量有多么重。”她的心里埋藏着一颗信念的种子——唯有历经风雨洗礼,才能在阳光下绽放出夺目的异彩。
大学是如此丰富多彩,这种多彩赋予了我们更多选择,却也更容易让我们迷失了原本的方向。关于如何在纷乱的信息流中保持初心不迷失方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让自己真正学有所成、有所收获,任依依也为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心得:“首先,一定要足够理智,大学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也就意味着外界的诱惑太多,要自己懂得把握分寸,不要在吃喝玩乐中迷失了自己。同时要学会搜集资源和信息,线上线下图书馆都提供了海量免费资源,等待着我们探索发现。更重要的是不要怕犯错,想要学好外语一定要多说多练,老师时常告诫我们外语人要‘厚脸皮’。”
除了会参加各种活动,任依依还在大一时担任了学院新媒体部干事及法语班学习委员,构思编辑新媒体文案的一技之长更是让她在图书馆找到一个勤学助工的职位;她参加学校项目制的课程了解了市场调研公司的基本业务和职能,还去商学院参加英语角活动赢得了最大零食礼包;参加法语戏剧表演,亲眼目睹了班上每个同学的认真付出......
那小小的身体里仿佛总是潜藏着无穷大的能量,让她都像一颗太阳般,不知疲倦地散发着温度和光亮,带给人蓬勃的生气和力量。
在忙碌的工作学习之余,在感到疲惫的时候,她喜欢用骑自行车的方式放松自己,“人少的时候可以骑的很快很快,整个人也放松下来。”而每周六图书馆晚上的电影时间,更是任依依眼里一周最好的放松时刻。
【把握时机,绽放光芒】
在最近一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课堂上,任依依的表现让所有同学眼前一亮、记忆深刻。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课堂上,当老师提出要进行一次无领导小组讨论模拟面试时,任依依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在她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要在实践课上真正有所收获,仅靠听取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于是,面对从未接触过的模拟面试,在绝大多数同学暗自祈祷希望自己不要被抽到的时候,任依依却主动报名了这次展示,其表现令大家印象深刻。
其实,在现在这个社会,许多年轻人都变得过于害羞和腼腆,总是习惯性的去推拒机会,甚至觉得做事太过积极、主动争取机会展示自己是一件很丢人甚至所谓“掉价”的事情,生怕自己不够出众而成为了“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普信男孩”“普信女孩”,于是为了面子而放弃近在眼前的大好机会。
对于这个社会现象,任依依亦有着自己的见解:“我所理解的‘普信男孩’‘普信女孩’是过于夸大自己的优点和能力的人,那其实时刻保持谦逊的态度,凡事掌握度和分寸就好,没有必要太过畏畏缩缩,也不要把‘面子’作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她还谈到,机会就像是自助旋转饭桌上的一份份食物,如果不伸手去抓就永远得不到,“既然你想得到那块食物,就没必要把注意力放在你在获得这块食物过程中的流言蜚语,何不好好享受这块食物给你带来的能量和美味呢,来议论你的人,可能也只是馋着你正在享用的美味罢了。”
成长本就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身处其中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抓住机会勇敢尝试,不断吸取经验,如此才能在未来真正的实践中做得越来越好。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句很可爱的话:煎和熬都是变美味的方法,加油也是。”那种不断折腾,不断历练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她,让她能够克服重重难关,向着自己坚定了的方向努力奔跑。“步履不停,生活灿烂,我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积极向上,野蛮生长的人。永远热爱生活,永远期待明天。”任依依满眼期待而真诚地说道。
【勤勉好学,综合发展】
语言是世界各地交流的一扇窗户,多学一门语言,就意味着能多打开世界的一扇窗户,能够有机会领略异乡的风土人情,了解不同的生活文化,获得全新的思维方式。抱着这样的想法,任依依选择了法语作为自己的专业,而进入大学后的学习生活让她无比确信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在湖师大,外语专业从不仅仅限于语言本身的教学,老师们会把外国的文化,思想渗入到课堂里面,让语言变得鲜活有生命力。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优秀外语人才,我们每一个外语专业的人,都要不断学习,增长才干。”
在她看来,学习法语是一种享受。法语讲究阴阳性和性数搭配,有些法语学子常常把法语单词和英语单词混起来,她也不例外,所以听写和做题时她时刻提醒自己要细心细心再细心。
提起法国,人们最常想到的是甜点,香水,咖啡,以及浪漫爱情。而经过了将近两年的法语学习的她,心里刻着的是法国人对艺术的热爱,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以及他们敢于抗争批评的精神。歌德说:“不了解外语的人,无法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学习法语让她对汉语以及英语都有了新的认识,也让她能在网上能够和外国人愉快地尝试用法语和英语聊天。
提起辩论队,任依依更是有着说不尽的自豪和骄傲。“在外院辩论队,你将会遇见一群有趣的灵魂,他们是愿意随时为你们答疑解惑的学长学姐,是可以一起聊八卦的同级密友,更是当你因为上场而紧张时安慰你,当你在辩论场上手足无措时帮你接话的战友更重要的是,那种所有人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的过程,构成一种叫‘团魂’的东西。自任依依加入辩论队以来,这支凝聚力惊人的队伍陆续获得了2019年湖南师范大学“六院联合辩论赛”冠军,“湖南师范大学院际联合新生辩论赛”二等奖,以及2020年湖师大“迎新杯”辩论赛季军等奖项。
在任依依看来,多去探索自己学业外的东西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人的一生这么长,世界那么大,何不多去尝试下呢?她广泛参加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在谈及对未来的畅想时,她笑到,“我不强求自己将来的工作一定要和兴趣爱好相结合,当然能的话自然是更好的。”
转眼已经是大二了,从刚入学时懵懂的小萌新渐渐变成新生眼中的“学姐”。回顾了自己大一一整年的学习和生活,她对学弟学妹们提出来宝贵建议:“要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既然成为了外语人,就要深耕细作,不断耕耘。试着经常和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会更加高效有趣。另外,还要好好利用外院和图书馆的资源,多读书多看纪录片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明媚如风,向阳生长】
在同学们眼里,任依依是一个开朗活泼、容易亲近的女孩,为人热情、积极向上,有着一双爱笑的眼睛,笑起来时如同一颗小太阳般让身边的人也感受到融融暖意,不由自主的被她的“开朗”所感染。
在交谈过程中,透过任依依那双清澈而明亮的双眼,我们能看到一颗纯粹而炙热的心,她热爱生活,并且始终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拥抱生活,哪怕历经困难险阻也绝不轻易言弃。“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会嚎啕大哭,但是哭完就真的把伤心丢一边了,直接迎难而上。所以遇到学习或者生活的问题时,也许当时看上去真的难以解决,我就会想,都活了19年了,每次看似难以解决的不都还是解决了嘛?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上的难事,我都会耐着性子做,总是会发现有办法的。”
而哪怕在所有人眼里如此开朗活泼的任依依,在面对无处不在的人际交往,也同大多数人一样有着自己的小烦恼:“或许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点社恐,和老师说话就语无伦次,碰到熟人想绕道而行...网络给了我们屏障只展现出自己想展现的那一面,但现实中,或多或少我们会觉得自己有缺点和不足,不能被别人发现,认为别人会因此看不起和嫌弃自己,而感到胆怯和心虚,因此会掩饰、伪装自己或回避他人。”
然而面对这种心理困境,任依依没有丝毫逃避和躲藏,而是选择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她默默地独自消化掉所有负面情绪,然后继续用开朗和活泼迎接未来,用积极的正能量感染着身边更多的人:“我把这种面对交往的恐惧归结为自我认同感不够高,太过苛求自己。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友善的,不会把你言行上一些小错误放在心里的。如果你也想撕开‘社恐’的茧,就尝试不要把你的目光聚焦在自身的不足上,多肯定自己,试着观察和倾听他人,重新认识、理解和接纳他人。”
面对生活,任依依总是朝气蓬勃、活力满满,抱着充足的热情去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面对人际交往中的冲突与矛盾也是如此,任依依认为积极沟通交流才是解决人机矛盾的最佳途径,一味的逃避和不敢面对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和难以处理。“当我和朋友同学发生冲突时,我会换位思考,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我错在哪里,然后主动去沟通,憋在心里最难受了,同学朋友间又没有什么苦大仇深,通过沟通的方式相互体谅理解我认为是最高效的方式。”
“每一颗种子埋在土里,在她破土而出之际,总会经历一段漫长而难熬的黑暗。”而有一个“种子”,她生来就与众不同,她在破土之前,总是能浸润着明媚的春光,沐浴着和煦的春风。那是因为她眼里有光,心里有风,目之所至皆是光芒万丈,心中所期皆有春暖花开。
愿这个明媚开朗的女孩,在今后的日子里,也能一如既往带着饱满的热情去面对生活,带着那颗谦虚而纯粹的赤子之心去迎接更多新的挑战,眼底光芒永远炙热,心中火焰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