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杨,男,江西人。来自湖南师范大学2017级法学卓越班。现任法学院第十五届学社联主席。曾获2017-2018年度以及2018-2019年度校二等奖学金、第六届“漾翅杯”法律实践大赛团队第三名等奖项。曾连续两年参与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现参与走遍律所团队(长沙站)实践调研活动。目前备战考研。
(通讯员 詹忻怡 郭金淼 王雅慧)麓山的风吹了三年,温柔依旧。他和木兰花开,青葱绿夏,漫山遍红,冷雨如冰,共赴青春三次,偶尔想起三年的成长,其中有片刻留白。他这一路上都在挑选一支敛锋却刚硬的笔,一页素淡而质佳的纸,打磨内心,只等未来的自己写下几句诗,说说几年风雨,道几载欢欣,让他想起此间种种,不过不愧不负。纵有遗憾,也像一丝一丝的云,飘摇至今,云聚是慨叹,云散是坦然。
【涉广汲深定身立心】
2019年的热夏,军训季,赖杨也站在这块承载着无数人欢笑和悲伤的操场上,只不过是以学院社联负责人的身份。这是他的责任,但在他看来,这也是向当年曾有助于他的学长学姐,表达感激的一种方式。回想起那时初入大学的迷茫,他就好像忍不住要主动为这些像极了当年自己的“小19”们提供些什么帮助。温暖总在人们不经意间传递,有人深埋于心,有人宣之于口,有人却选择将它递给下一个身处风雪的人,让它以原来的姿态绘出一整个春天,赖杨正是如此。
不管是肩负责任的他,还是心怀感恩的他,在每一个环境下,他都努力寻找着自己的定位。身为学子,他将自己定位成求知众人中的沧海一粟,然后再在自己的心境里做一个超然的巨人,一步一步,都狠下心来,沉下心来,走得不紧不慢,只要能配得上自己的期望,其余的什么声音,若是无用,全然不管,他实现了最初的目标:进入法律卓越班,却只将他定义成自己,从而一如既往地谦卑。他喜欢班级里整体沉浸式学习的氛围,配合好胜心和与他人比较带来的正向激励,在自己的定义里写下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在属于他的角色里,他广泛地涉猎,临溪汲深,登高思远,把握学生应该具有的硬实力,看重获取资源的能力,带着兴趣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学术型阅读,得固欣然,失也从容。
“三年四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其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弯路要走,但是要始终告诉自己还有机会。”思考过心中最想要去的地方,他选择相信那个卯足了劲儿往前冲的自己,因为前方属于他的月明透过云罅散发出一捧清辉,只等他穿过小径或康庄,越过青山或大漠,昼赶夜行,守得云开,得以真正地与它相见,相知,相互成就和拥有。
【绝知此事一如风行】
要是有幸能看到赖杨的经历,你会发现他对于学生实践绝对有发言权。看过“三下乡”纪录短片的一些同学总会叫声苦,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苦的不是环境,是对自己性格和习惯的探索和浇铸,这是一种勇气,敢和心中的惰性抗争,敢让自己的理想和现实碰撞。这一切看似强硬的斗争却在赖杨的心里,转化成了情感生活的一部分,他收获到了与队友之间宝贵的“革命友谊”,和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感受不到的世间百态;技能当然也得到了提升,好像是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既要照顾好自己,也要对工作不折不扣的负责。途中,他也见到了放手追逐的那个闪闪发光的、感受过生活不同侧写的另一个他。对于挑战和不得不踏进的人世,人事,有些人视之如疾,有些人只当作生命的常态,生命的馈赠,正是三毛的那一句:“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
漾翅杯的团队参赛,也是他实践路上的一大记忆点。他为自己赋予了两个角色,拥有一颗好胜心的他会主动追求团队领导者的地位,但在某些时刻下,他也是一名建设者。他好像一个面团,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塑造成最适合自己,也是最贴近团队需要的那一个人。他相信价值由自己创造和拿捏,跟自己所处的角色无关,所以行之坦然,不患得患失。他觉得,在某一方面获得的知识,只要合理挑选和应用这些小资源,哪怕是小说中的细枝末节,都有可能在将来潜在的情境下发生作用,或许一瞬间逗笑了某某,或许成为了想要进入的人脉圈子里那个较为关键的谈资。这是努力界的“蝴蝶效应”,对他而言,只要努力,不论角色,不论输赢,生活会在不经意间告诉他答案,带来小小的惊喜,堆积成山,供一时失落的自己再次拾起那颗有点阴翳的信心。
现在,他正在参与走遍律所团队(长沙站)实践调研活动。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他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审视过去,畅想未来,也与现实生活实实在在地打了交道。关于律师这个职业,他用自己的见闻和经验丈量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从而反哺当初进入法律科学领域学习的勇气,他所看重的法律信仰,也不断得到淬炼。
“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明白,但做得更好,不管有多少潜伏着的阻碍,少年只听着一路风歌,力行其事。
【少年一程愿之不愧】
虽然赖杨的座右铭是:“尽己所能,不愧于心”,但看似一路顺利的他,也有一些小遗憾。说起刚进校,他想起自己对目标选择的迷茫,这使他未能将绝大多数精力分配给学习。但凡事不留遗憾也不是一个他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在他心里,有一点遗憾也没什么关系,反而使本来的事情更加真实,更加可爱。
目前他正在备战考研,在这个节点上,他拼尽全力,希望给未来的自己留下尽可能少的遗憾。这是一个枯燥又令人焦虑的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每个人都拿出几分自证的信心,几分被迫的无奈,但单方面宣告失败的人——那些放弃者,也不在少数。对于赖杨而言,读书,观影,听音乐的爱好可以聊慰苦闷,平心添乐,但更重要的是懂得自我调节,同时也不拒绝和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劳逸结合也在他排解心情的方法之列,因为他认为努力和放松是有一个基本的“度”的,所以不仅在学习这一个方面,在很多事情中他也在寻找平衡点,然后探索,思考,逐渐游刃有余地把握住自己应该有的“度”。
谈起对大家的建议,他的每句话都有自己的考量,也留有一定的余地。他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路。没有什么好坏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这一说。”把不定义当做对自己的定义,将理解和尊重放在偏见前面,永远期待着他人走自己的路,经历只属于自己的成长,他是一个懂得慷慨与人,也懂得厚待自己的人。
他永远追逐着,“准备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彗星出现,狂风乍起”,然后再不慌不忙地书写这几年青春,也写出他那时眼睛里的光热,不过是感谢这功不唐捐的一程。致此一程,慨当以慷,于一切有所渴望中,看到沉着;于一切无所希望中,看到希望。
实习编辑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