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吴桐:树在,山在,岁月在,我在

日期:2021-03-29 07:50浏览数:

【人物简介】吴桐:中共党员,文学院2017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现已被保研至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文学院拓荒者协会理事长,曾在《光影戏文》杂志担任责编、担任长沙晚报实习编辑。2019年9月-2019年12月导演、编剧和剪辑了纪录片《流浪者》,入围2020年第五十届坦佩雷电影节中欧展映拟邀片单。曾获2018-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演讲比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南赛区特等奖、2017-2019年度,连续两年获得一等综合奖学金等荣誉奖项。

(通讯员 谭涪丹 冯曦婷 单妮)


【自律自信是青春的spark light】


如果可以将青春做成一副星空装饰画,那么自律自信将会是这幅画里极为耀眼的那一部分。

“我很喜欢复盘,每一天结束之后我都会做一次复盘然后做之后的规划。”复盘,是吴桐完成自律自信的月光宝盒,打开它,能够获得从生活当中所沉淀出来的财富、智慧和力量。夜垂下了脑袋,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开始复盘一天的忙碌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思考这周大小计划的进度是否可观。时间的碎片化是大学生的常态,许多人都难以自律地做到每日复盘和明确计划,而对于吴桐,明确每周最最需要完成的大计划和每日需要完成的小计划,会给予遇上紧急会议的她一个良好的心理建设,做好复盘和计划是她抗击时间碎片化最强大的利器。“或许这和我是处女座的有些关系吧!”谈到自律,吴桐这样开着玩笑。

春分已至,吴桐就像那源源不绝的春水一般,在自己的青春里富有生机地向前奔赴。对她而言,时间是宝贵的,青春的时间是绝不会再来的。七点,鸟鸣声印刻在她的单词本上,一天里没有任何一段时间比得过早晨这段令人充满希望的时间了。吴桐手上的时间几乎不会从指缝间悄悄溜走,在练车等候的时间里,她会带上自己的ipad和一些著作来充裕自己,在每天的健身时间里,她会打开“戏剧新生活”一边放松身心一边摄取更多的专业知识。
      不过,吴桐的自信自律也并非是因为生活的顺遂,相反,是生活的不如意带给她更向上勃发的力量。曾经她站在舞台上尝试演讲,意料之外的低分带来了自我质疑。越挫越勇也许有时会显得狼狈,犹豫不决,但在放弃之后的喟叹与后悔是她反方向的推动力。然后,她加入了模拟联合国,到现在,走向舞台已经是件不足为惧的事情了。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比起漫步于云端,在幻想的面具里塑造美好的人设和未来,吴桐更喜欢贴于地面行走,做好每一部作品。在谈及到专业第一名的经历时,她告诉我们:“把每一次的作业都当作自己的作品那样去对待。”而其中有两次作业之后就成为了她履历中尤为浓墨重彩的两笔——她所创作的两部作品《面具》与《流浪者》。人们乐于在人前去塑造自己美好的人设,有可以被世人所感知到的真假面,但也有无法被他人所知晓的隐藏面。吴桐觉得,人不应该被世俗的眼光所拘束,想要做自己,那就得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价值,而非是被世俗觉得有价值的东西所阻拦和绊倒。于是,吴桐由皮兰德娄的剧本触发灵感,创作了《面具》来展现永远冲突的“真正自我”和“社会自我”。

当谈到拍摄另一部作品《流浪者》的经历时,吴桐的声音不禁低沉了些。看到“流浪者”三字,你脑海中的图式是否和“乞丐”的形象重叠了呢?但其实两者有很大的差别。吴桐在参加一次公益创投比赛的时候偶然见到了真正的“流浪者”——一群想要自食其力却极度缺乏社会尊重的人。每一个愿意好好生活,寻找幸福的人都有资格和这个美好的世界并肩而立,而她能做到的就是借由《流浪者》这部片子,为他们正名,呼吁人们再次见到他们时,可以给予他们一个善意的微笑,而不是避之不及。

作为一个创作者,如何去完成一部打动人心的剧作呢?吴桐的回答简单而不浅薄:“打动自己。”想要通过一部剧作去敲击观众的内心世界,那创作人势必要先不断进行内寻,把每个作品当成自己的孩子,慢慢将他塑造成有血有肉的模样。那如何去进入“内寻”的状态呢?就像哈姆雷特的自我独白一样,吴桐选择在音乐中找到角色在台上的神情和状态,而每当写到动情时,吴桐也会难以自控地泪流满面,对她而言,每一个角色不论好坏不论善恶,他们之间会有一种无形的,却极富有韧性的联


【与生活的美好并肩而立】


梧桐吴桐,他们都喜爱温暖湿润的气候,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种“要与生活的美好并肩而立”的模样。生活的美好可以来自于身外之物,也可以源自内里。

在三下乡的那段时间,她收获了一份来自教育的美好。网络上对于短期支教的看法莫衷一是,当吴桐真正经历过短期支教之后,她认为短期支教也许无法在知识上带来太多的改变,但在三观和新思想的引导上可以带给孩子们一份力量,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地去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进而成为一个善良和温暖的人。

与美好并肩而立,通过美食和旅游纾解学习和工作的疲惫,是吴桐在忙碌的大学生活中让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法宝。“要学会在苦里找糖吃。”当工作和学习任务接踵而至,压力山大的时候,吴桐不会选择埋头在消极情绪里感到窒息,她更愿意在这种情绪之中找到生活的期待,联系三两个朋友约定每周空出半天的时间,去打卡美食。在无比疲惫的时候,有什么比嗦一碗“湖南本土版”螺蛳粉、来一碗香气扑鼻的热干面更能治愈人心的呢?

成为一个善良而温暖的人,吴桐在采访中不止一次这么提起过。她把自己的那份温暖留在了支教的课堂上,留在了拓荒任职期间的每分每秒,也留在了师大的田径场上。“生命的意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点亮”,吴桐收到担任助理辅导员的邀请时毫不犹豫地接下了它。回想起自己迷茫的大一,她愿意成为那段时间里没有出现过的人,以“优秀的学姐”这样的身份给后辈们带来大学的无限期待和光芒万丈。

编辑 李若曦










上一条:【师大人物的一天】为梦添翼,筑梦未来

下一条:【师大人物的一天】招贤纳士,我选伯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