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周智慧 杨辛)为发展高校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学科素养,2月21日上午10时,湖南师范大学化工院新学期《无机化学—配位化学与催化》讲座于湖南师范大学至善楼210教室正式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郑兰荪为化工院教师、学生们讲解专业知识。副校长刘子兰、教务处副处长罗明、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杨荣华、化工院全体青年教师、各年级浩青班学生和2021级化学专业全体学生聆听了郑院士的精彩授课。
讲座伊始,化工院教师对郑兰荪的履历进行简单介绍,并对郑兰荪来到湖南师范大学为化工院师生讲解无机化学学术前沿表示感谢与欢迎。作为在科学研究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化学家,郑兰荪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一直坚守讲台、坚持为本科生讲授无机化学等课程,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此次讲座中,郑兰荪讲授的内容是“配位化学与催化”,他从配位化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配位化学的实质,提出了配位化学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些问题,进而引出了催化的概念,分别从均相催化、多相催化以及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催化反应的过程、机理以及催化研究中重点、难点和热点,举例描述了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在前沿研究中的应用。
郑兰荪特别强调,配位聚合物的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配体的桥联也并不是一个新的发现,但是,一直到近三四十年前,金属有机框架才被提出,成为了配位化学的一个巨大的特色。所以,虽然配位化学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老的学科,但是这些年还是在不断发展的、不断革新的。
对于配位化学与催化的关系,郑兰荪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从配位化学的角度来理解催化,催化剂可以接受电子对,也可以反馈电子对到反应物空间的反键轨道,从而进一步削弱反应物的化学键,达到催化的目的。
在学术交流环节,郑兰荪与化工院教师对学术研究进展与新型信息化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以研促教,教学相长,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承担起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化工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漫波表示,自己与郑兰荪研究的方向一致,早在几年前便听过厦门大学的线上课程,经过这番讨论学习,自己受益匪浅。
在回答学生问题过程中,郑兰荪寄语学生夯实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辩证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中。
新学期院士讲授专业课第一课,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教师和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认同感。
一审 周智慧
二审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