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黄志祥:从迷茫到卓越——软件工程学子的蜕变之路

日期:2025-10-23 15:07浏览数:



人物简介:黄志祥,湖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已保送至湖南大学。曾获得第19届湖南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应用开发类一等奖、第17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赛Web应用开发类一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二等奖、第15届蓝桥杯大赛湖南赛区Python程序设计大学A组二等奖、2023年全国大学生软件测试大赛湖南省三等奖、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2024年湖南师范大学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2022-2023年度校二等综合奖学金和三好学生、2023-2024年度校一等综合奖学金和三好学生、2023-2024学年长沙银行学业进步奖学金。曾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大创项目《COVID-19对气象因子的时空响应》和省级大创项目《基于多模态融合的中国语言文化作品国际传播效果智能评测系统》的申报和研究。

(通讯员 彭雅 邓珊)在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软件工程专业的黄志祥是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从地理科学学院的迷茫新生,到斩获项国家级、省级竞赛奖项的“技术达人”,他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何为“逆风翻盘”。面对采访,他谦逊而从容,将一路走来的坎坷与荣耀娓娓道来。

【转专业:一场“自救式”的突围】

初入大学时,黄志祥与许多新生一样,陷入专业选择的困惑“大一上学期后我发现自己对地理学并不感兴趣而是对计算机编程件开发更感兴趣”大一下学期,他决定转专业。然而,跨学院转专业并非易事。为了获取资格,他频繁奔波于教务处转入学院办公室向成功转专业的学长取经甚至熬夜整理转专业考核资料最终他以扎实的计算机基础通过考核成功转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

转专业只是起点真正的挑战是如何追上差距面对繁重的专业课他开启“疯狂学习模式自学C++、Python等编程语言SpringBoot和Vue框架为了提升算法思维和代码能力他加强了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学习同时坚持在一些OI网站上刷算法题。凭借这股韧劲,他的成绩稳居专业前列,连续两年斩获校综合奖学金和“三好学生”称号。

竞赛场:用代码书写荣耀

竞赛是检验学习的战场,更是突破自我的阶梯。黄志祥的竞赛履历令人惊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赛区一等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南地区一等奖、湖南省程序设计竞赛应用开发奖……这些荣誉背后,是无数个与团队并肩作战的日夜。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第19届湖南省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作为队长,他带领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从初期“为完成作业”的随意心态,到后期精益求精的反复打磨,甚至牺牲暑假假期完善代码和文档,最终作品在决赛答辩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这次比赛让我学到了很多,收获了良师和益友,让我对学习和竞赛更加感兴趣。”他总结道。

成长密码:兴趣、目标与坚持

如何在学业、竞赛与科研间游刃有余?黄志祥的答案是三个关键词:兴趣驱动、目标导向、极致坚持。他坦言“学习和竞赛是互通的,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在竞赛中用到,竞赛就是学习和提升自我的过程,合理规划时间、设定优先级、保持高效的学习和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寄语后浪:冷静专注,步履不停

“大学是一个自由而广阔的舞台,它给予你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自我,追求梦想,”面对学弟学妹,黄志祥的寄语诚恳而务实,“但探索需要方向,迷茫时,保持冷静,先做好手头的事;找到目标后,就要用勤奋和坚持去攻克每一个难关。”

如今,已获得保研资格的他,选择深耕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回望来路,他用“冷静专注知为剑,砥砺前行破万难”概括自己的大学四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前提是,你走的每一步都足够踏实。

从地理科学的“门外汉”到软件工程的“领跑者”,黄志祥的故事并非天赋异禀的奇迹,而是一个关于勇气、热爱与坚持的叙事。他的经历揭示:真正的优秀,始于对现状的不甘,成于对目标的死磕,而终于对初心的坚守。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黄予涵:无悔青春,逐梦星河

下一条:【青衿芳华】李奇:逐光而行,青春在奋斗中绽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