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谭子睿,男,共青团员,2023级法学专业学生,曾任法学院学业发展部副部长、办公室干事,现任学业发展部负责人。曾获2024年麓山杯模拟法庭比赛三等奖;2025年心理趣味运动会团体奖第六名;曾个人组织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赴湖南罗家桥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开展支教活动。
(通讯员 林子钰 肖丫 肖乐荣)法典的墨香浸润着谭子睿的日常,模拟法庭上的锋芒与支教课堂中的温柔,在他身上相融得正好。指尖划过法条时,他眼里燃着对正义的执着;脚步踏进乡村时,他又将法律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以法律为刃护公正,以初心为火传微光,这位法学青年,始终带着温度行走在追逐正义的征途上。
【灯传暖意,薪火绵长】
青春的序章里,总有一束光为后来者指引方向。谭子睿初入大学时,面对五花八门的课程、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以及完全自主的学习模式,也曾因陌生而陷入迷茫。法学专业晦涩的法条、复杂的案例分析,像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面前,让他对未来的学业充满了不确定感。那时,一位学姐的耐心指引与细致关怀,如春雨润物,悄然消解了他的不安,让他在法学之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份温暖如种子深埋心底,待他成长为能为后辈引路的“前辈”时,便化作了接棒的决心。如今身为新生小辅的他,以“引路人”的身份,将这份善意继续传递。
面对新生的活力与懵懂,他既欣喜于青春的鲜活,也甘愿以耐心为舟,载着新生渡过适应期的浅滩。他深知,小辅不仅是新生的帮助者,更是他们从高中生向大学生过渡的引路人。于是,他全身心投入其中,努力在每一次答疑、每一回指导里,复刻那束曾经照亮自己的光。不知不觉间,他也成了学弟学妹眼中温暖而可靠的光源。他想对学弟学妹们说:“初入大学,一定要转变心态,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信息采集者。”可见,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大学阶段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各类活动中抢占先机,还是深入了解所学的法学专业,都离不开主动搜集信息的意识与能力。
【律途求索,步履生花】
在法学的天地间,谭子睿始终以“求索者”的姿态,在学业、工作与实践的经纬中,编织着属于自己的成长图谱。
学业上,法学的严谨与厚重曾让他倍感压力,但他有与这份压力和解的方式——用美食抚慰焦虑,让烟火气放松紧绷的神经。有时他会想,自己之所以追求公平正义,不也正是为了守护这简单而真切的烟火人间吗?思绪回转,谭子睿便会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书海,用更清醒的头脑钻研法条、剖析案例。他深知,法考与考研是通往理想的必经之路,于是,他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朝着成为一名人民法官的梦想稳步迈进,专业素养也愈发扎实。
学生会的工作经历,则让他在组织活动、协调沟通的过程中褪去青涩,锻炼出较为成熟的处事能力。从学业发展部的干事到负责人,从最初组织活动时的手忙脚乱,到如今能统筹协调、独当一面,他所经历的迷茫与焦虑,都在前辈的指引与自我的打磨中化为成长的养分。那些与伙伴协作的日夜、解决问题的时刻,不仅让他习得统筹管理的能力,更让他深刻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量。
然而,最让他感到充实和触动的,还是作为队长组织“三下乡”实践活动的那段经历。赴湖南罗家桥村支教时,他与团队成员顶着酷热、踏着山路,在简陋逼仄的教室里为留守儿童播撒知识的种子。那些孩子们的笑脸、村民的认可,与克服困难的艰辛交织在一起,让他真切体会到“知行合一”的意义——法律不仅存在于法条之中,更应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为需要的人带去力量。
【心有山海,逐光而行】
谭子睿的人生底色,是罗曼·罗兰笔下“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乐观。正是这样的人生信条,让他在面对挑战时不慌不忙,在追逐理想时步履坚定。
谈及未来,他眼中有清晰的方向:以法考夯实基础,以考研拓宽视野,最终身着法袍,成为一名守护公平正义的人民法官。他相信,青春的每一步跋涉都不会白费,那些在学业里深耕的时光、在实践中收获的感动、在工作中习得的能力,终将化作奔赴理想的羽翼,让他在法学之路上,带着热忱与坚定,一步步靠近心中的光。
回首过去两年的大学时光,谭子睿用善意传递温暖,以求索践行理想,在法学的世界里不断成长、蜕变。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青春不仅是享受美好的时光,更是为了梦想拼搏、为了责任担当的征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会怀揣这份热忱与坚定,在法学之路上行稳致远。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