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李淑琴,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2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现已考研至湖南师范大学数学教育专业。曾任职位:数统院青传美工部副部。曾获荣誉称号:数统院“优秀运动员”。曾获奖项:数统院篮球赛一等奖、校运动会团体50米接力甲组一等奖、数统院心理漫画大赛二等奖。
(通讯员 杨丽萍 杨丽蓉)“一重山有一重山的错落,我自有我的平仄。”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人生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李淑琴在自己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光源,发出自己的声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篮球的战场上,李淑琴始终以坚韧不拔的姿态诠释着运动精神的真谛。院篮球赛中,作为主力队员,她深知技术提升的重要性。所以,她在每一次训练中打磨球技,用汗水浇灌成长。校篮球赛上,她司职后卫,虽未能带领院女篮出线,却在四天的“旅途”中完成了自我蜕变。
渡船千艘,唯自渡方是真渡。初战之时,李淑琴也曾困于自卑的牢笼,目光聚焦于失误的忐忑与他人的评判,如“惊弓之鸟”般在球场上患得患失。但一连几次的失败并未将她击倒,反而成为觉醒的契机。她顿悟篮球是侵略性的运动,要以强者的姿态直面挑战。“放大自己的优点,隐藏改进自己的缺点”成为她的制胜法宝。于是,球场上的她逐渐褪去怯懦,敢于突破防线,勇于抢断拼抢,在心理的博弈中完成了从“自我怀疑”到“自信突围”的华丽转身。
谈及优秀运动员称号,她将荣耀归于队友的包容与支持。“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团队的温暖让她在赛场上更添底气。篮球教会她的,不仅是球技的精进,更是“永不言败”的精神内核——无论局势多严峻,都要拼至最后一刻,让对手不敢小觑,让自己无愧于心。这份精神如同一束光,照亮她在学业与生活中披荆斩棘的道路。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心理漫画大赛二等奖的作品,正是李淑琴心灵活水的结晶。她说:“创作灵感源于大学时光的自我觉醒。那个曾因妄自菲薄而迷茫的姑娘,在决心改变的瞬间,将‘只要愿意付出努力,相信一切都有可能发生’的信念注入笔尖。”
然而,从绘画基础到漫画创作,无异于一场从零开始的冒险。分镜设计的晦涩、叙事逻辑的雕琢,如同一座座高山,横亘在李淑琴面前。但她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在绘画的天地里摸爬滚打。在她看来,每一幅草图的勾勒,每一次线条的修正,都是与自我的对话,都是对心理主题的解构与重构。当笔下的角色冲破阴霾、拥抱阳光时,她亦在创作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与重塑。
对于绘画,她视作心灵的栖息地。她将为朋友创作的画像,融入创新元素制成徽章。这份充满温度的作品,对她而言,见证着友谊的美好,更承载着创作的成就感。在院青传美工部的经历,虽记忆模糊,却让她懂得如何将个人爱好与团队协作结合,在活动中激发灵感,让艺术之花在实践的土壤中绽放。她笑言自己是“半吊子”,却用真诚的笔触告诉世人:艺术无需完美,贵在传心。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得知考上本校研究生的那一刻,喜悦如潮水般漫过李淑琴的心间,而备考时光的点点滴滴,皆成她生命中闪光的印记。
图书馆里的晨昏交替,见证着她的执着。于她而言,每日雷打不动的学习节奏,中午小憩前仍在背单词的坚持,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注脚。她深知“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备考中李淑琴拒绝照搬他人计划,而是以问题为导向,动态调整学习策略。她说:“将目标定得高远,便有了‘会当凌绝顶’的动力,让每一步前行都充满方向感。”
谈及时间管理,她秉持“平常完成学业,考前专注冲刺”的原则,在爱好与学业间找到平衡。篮球虽暂别,但那份团队协作的精神早已融入她的骨髓。她明白,未来的教育工作亦需如篮球赛般,与学生、同事坦诚沟通,在协作中共同成长。
对于未来,她既有“留在长沙当老师”的务实规划,亦有“边研究边实践”的学术追求。她相信,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进步,而非片刻的驻足。这份信念,让她在“球场—画纸—书桌”的三重天地里,始终保持着向上的姿态。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李淑琴的大学时光,是篮球场上的热血拼搏,是画笔下的心灵独白,是研途中的勇毅前行。她以“相信自己,永不言败”为帆,在青春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用行动诠释着“成长永远在路上”的真谛,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书写属于青春的璀璨篇章。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