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胡心怡,2022级文化产业管理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曾任院青传人物部第一负责人、食尚协会副理事长、班级心理委员。连续两年获校二等综合奖学金及“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荣获2023-2024年度长沙银行进步奖学金。曾获2023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教育部关工委最佳征文、2023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省委教育工委最佳征文兼特等奖、2024年“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活动省委教育工委征文二等奖、首届湖南省大学生文物主题大赛文创组二等奖、湖南省第四届体育云动会青少年啦啦操云竞赛特等奖;获校级“十佳社团团支部书记”、校级活动“优秀工作人员”、太极拳比赛优秀运动员;获院五四评优“优秀文体尖子”“优秀宣传调研骨干”等。
(通讯员 周筱钡 娄思米)阳光稀疏,树影斑驳,林荫之下身姿摇曳,一步一跳带来雀跃的色彩。胡心怡,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女孩,晨曦一样鲜活,微风一样温柔,总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写作时笔尖沙沙作响的声音是她的赞歌,练习健美操时翻飞的衣角是她的旗帜,讨论文创方案时飞扬的神采是她的标识,时光镌刻,编织出一张立体的人生答卷,舒展开一幅精彩的艳丽画面。
【以笔写心,弦歌不辍】
学海汤汤,万楫争流而奋楫者先。胡心怡连续两年斩获奖学金与“三好学生”称号,问及学习方法,她的答案简单却深刻。在理论学习中,专注课堂时光,认真做好笔记,拓宽知识面。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她建议大家去阅读专业相关的名著,如《菊与刀》《乡土中国》等,既能锻炼思维方式,也可丰富知识储备。面临期末冲刺时,胡心怡亦深知学习不应止于理论,所以她会将书本重点和实际案例相结合,具体分析问题,提高思辨能力,从而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知行合一的思维模式,不仅帮助胡心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读懂中国”征文比赛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十分珍惜这次得来不易的参赛机会,也为之付出了十足的努力和认真。确定采访对象、深入了解人物、结合实际选题、进行采访、创作文章,每一项工作都映照出她的汗水。在完成专访作品的路上,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坚定,为写好这一篇文章,胡心怡坐在电脑前不断推敲着字词,反复考量着用语,最后在何书记的耐心指导下仔细修改润色。谈及这段经历,她声情并茂地说:“我特别感谢校关工委的何书记。整个比赛期间,她一直对我悉心指导,何书记倾注的心血一点也不比我少。”资深前辈的倾情帮助加上自己长久积累的写作技巧,使她在此次比赛中一举夺下多项奖项。除了所获得的荣耀外,何书记的指导与关怀为她带来的能量和收获是深层成果,更是一纸证书远不能及的。
胡心怡的写作成长史沉淀着幼时的兴趣,她提及道:“小时候便喜欢大家的散文随笔,希望自己随意书写出的文字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但通过这次经历,她明白了,好的文章并不需要用晦涩的辞藻去堆砌,反而用最直白质朴的语言,字里行间才能流淌出最动人的情感,真情实感或许才是一篇文稿最核心的内涵。
【山不让尘,川不辞盈】
蝉鸣一夏的绚烂,背后是几度春秋的蛰伏;昙花一现的璀璨,背后是无数日夜的等待。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学生工作中,胡心怡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靠着稳扎稳打获得成长。身兼多重职务的她要将时间精确到分钟,将不同的任务落到实处,遇到行程冲突也会及时调整、通过线上处理的方法弥补。处于集体之中,她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和担当感,会前做好预案沟通,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有多大能耐担多大事,保证不拖团队的后腿。“责任不是负担,而是信任的重量”,这份清醒认知让她在任职期间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持续地发光发热。
在青传人物部的工作中,胡心怡担起了部长的责任,迎接到一批新的干事后,在相处间传递着温情,带领着大家共同进步,不辜负每一份热情与付出。她同样是一个敢于突破的人,从不局限于舒适圈,而是热衷去到不同的领域完成非同寻常的挑战,恰如伍尔夫所言:“人不应该是插在花瓶里供人观赏的静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随风起舞的韵律。”在啦啦操竞赛中,她接触到了自己不熟悉的健美操领域,却也在团队中坚持学习、反复练习,最终获得了特等奖;在文创大赛中,她拓展了课本之外的技能,一次次攻破技术难题,克服精力的考验,得到不同的体验与收获。多姿多彩的经历绘就了缤纷的画卷,胡心怡的专业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塑造了一个多样性的她,促使她更加的自信耀眼。
【行动火炬,破局之道】
“解决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这是胡心怡在大学里最深刻的体会。当身处迷茫、焦虑时,她通常会用实际行动去打破困境,在不断尝试中寻求答案。“莫道浮云终蔽日,总有云开雾散时”,不沉浸于情绪漩涡才是智者的把控,唯有付诸行动方能破局。她说:“请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动起来就已经领先他人了。”正是有如此的觉察力,胡心怡生命的韧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即使是面对巨大的压力也能处之淡然。
三年的历练,让她开阔了视野,提升认知的同时重新审视了自我,寻找到了生命的常青树,“君子慎独,卑以自牧”,在茫茫人海里是微小的那一颗,却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而长路漫漫,行至如今,遇见的每个人都有他出现的意义,感恩之心常在,胡心怡会感激每一份礼物与惊喜、每一段奇遇与故事。正是大好年华的她,尚有着广阔的选择,不必听世俗的耳语,“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自己的路,未来的旅途依旧充斥着无限可能。
一审:段如意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