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旷悦,女,共青团员,2022级法学二班学生,现任法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曾任法学院团委组织部部长、艺术团主持组组长、法律义工秘书处助理。曾获2022-2023年综合三等奖学金,获评2023-2024年度院“十佳学生干部”、2023-2024年度湖南师范大学校“百优共青团干部”,曾参加2024年“花园播种计划”湖南师范大学赴邵阳市绥宁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讯员 刘汝熙 廖乐儿)夏有长风,却也不尽彼时热忱。她带着行走过的大地,坚持着的信念,曾经历的悲欢向我们走来,如此纯粹而诚挚。
【步履不停,亲身躬行】
在这个七月,旷悦作为调研组的组长,和团队一同前往邵阳绥宁花园阁村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谈及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的初衷时,旷悦如是回答道:“我最主要的初衷是希望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尽自己所能去干些有意义的事,此外,也期待去体验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诚如她所期许的那般,实践团开展了调研访谈和送法下乡等多项活动,将脚印遍布村落,将论文写在这篇大地上。
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与老人们的交谈。旷悦分享道:“近几年学校都会有实践团前往这处村落,所以村民们很热情也很配合访谈。村中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占绝大多数,很多老人年事已高,佝偻着背,听力也下降了,但都会努力听清并耐心回答我们的问题,还会很热情地将家中的水果分享给我们。他们也会询问我们一些遇到的难题,虽然我们只能较为浅薄地解答,但他们会特别感激。有次我们去调研时,有位奶奶还拉着我们再来讲一讲他们身边用得着的法。”
每每这些时刻,都让旷悦深切感受到三下乡的重要意义与其中青年们的接力传承,也让她更加坚定自己是真正在做实事,运用所学知识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诚然,知识不是束之高阁,更多地是步履不停,亲身躬行,在行动中得到阐释和践行。
【载一抱素,循路而前】
正如高木生于毫末,盛大起于尘埃,纯粹热忱的理想或许正源于生活中的点滴或是某一刻的触动。旷悦坦言道,她心中对于法律的向往来自于初中时看过的一部电影,电影中的女律师通过法律帮助一位父亲和他的女儿团聚。这让旷悦为之动容,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与温度:它不仅能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公平正义,也能守护熙攘人间中的真挚情感。故而她也在心里期许在将来学习法律知识,去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不一定是成为律师,只要在相关的岗位上,让公平正义的种子开遍大地,在践行法理的同时更不乏温度。
学习法学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旷悦谈道:“我学习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背书的时候,感觉反复背完后仍然不能记牢。”对此,旷悦经过反复的尝试后,采取理解式记忆的方法,并通过对句子结构进行拆解和做思维导图来梳理去解决“背过即忘”的问题。
而在受挫失意时,旷悦会选择让自己忙碌起来,在行动中获得力量。如若依然困顿,她会选择向朋友们倾诉。经此之后,旷悦会去重新审视事件本身,在自省中得到成长,从问题中得到启发,从而在之后遇到类似事情时针对性地提高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朝着预设的道路前进。
【且听风吟,蓬勃自在】
王小波曾在《黄金时代》中挥墨写下:“我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无所谓去哪,无所谓见谁。那些我将要去往的地方,都是我未曾谋面的故乡。”诚然,当下弥足珍贵,不妨用心去感受生命与世界,无需焦虑与迷茫,只需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在琐碎中依然追寻理想。正如旷悦所感慨的:“每件事情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坦然去接受所有,享受每一个当下。”
而旷悦也是如此去践行的。她保持着向上昂然的生命力,专注于自身,把握所有瞬间的珍贵。她对待学习严谨勤恳,有规划地去学习落实各个知识点;她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井井有条地处理好团委的相关事项;同时,她也热爱生活与旅行,希望去见更多风景,希望用脚步丈量大地。在闲暇时,她会和朋友去公园散步,忘记烦恼,放松心情。如若时间充裕,她会前往周边城市体味当地风土人情,用心感受,扩展视野。
对于未来,旷悦有自己的规划。她准备专心备战法考,同时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在她看来,未来不论是考研还是考公,过法考都可以起到一个打基础的作用。
“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必有益于我。”这是旷悦的人生信条,也是她应对焦虑的良方。在旷悦看来,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独特意义,不妨去坦然接受生命中的得与失,去思考,去行动,去不断地丰盈与成长。正如苏轼所说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这一生中的黄金时代,在这一去不返的光辉岁月,且行且歌,休论风雨,只寻扶光。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