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孙艺铭,女,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2021级本科生,现已保研至湖南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曾连续多次获得校综合奖学金;竞赛活动经验丰富,曾在未来教育家比赛中获得奖项,并在湖南师范大学第九届蓝田·红耀潇湘青年传媒节之法学院“青·留影”摄影大赛中获优秀奖;学生工作履历优秀,曾连续四年任班级心理委员,并在实习期间任外事处实习二队副队长。
(通讯员 兰盈 闫鲁豫 许境瑶)喧嚣繁杂里,她如瓦尔登湖一样沉静,坐在角落倾听着自己内心的低语。一路上,她的足迹深深浅浅,回首,每一步却都无比踏实。外面纷纷扰扰,她有她的坚定,眼中是希望,心中是远方。在人生的命题里,她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纳霜容己,心栖丘壑】
“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心态是最重要的。当你学会允许和接纳它们的存在时,你的心态就会更加平和。”面对挫折,不逃避是一种积极与乐观,去接纳是一种坚韧与包容。在向前的路上,坎坷是平常,崎岖是常态,簇拥的玫瑰往往盛放在丛生的荆棘之后。谁又知道,峰峦的曲折凹凸不是托举的支点呢?风雨兼程,孙艺铭始终安之若素,泰然处之。正如谈到“遗憾”时,她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冀——“遗憾的存在让我的大学更完整。当我意识到这些遗憾存在的时候,它们反而促使我做出改变,去挑战曾经没有勇气做的事情,提醒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更加勇敢和主动。”她不执着于片刻的欢愉与不幸,她知道似水流年一直等待着被创造。
完美是不存在的状态,人和事物都是不能尽善尽美的。接纳挫折与遗憾的过程其实也是接纳自我不完美的过程。“我就像一个苹果,虽然很多人都说苹果是一种特别难吃的水果,但当我做出一些成绩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特别甜特别多汁的那个苹果。”她不被定义,愿意接受生命中的裂痕,也愿意接受平凡,但又绝不甘于平庸,她有独属于她的绚烂与精彩。
“生活在自己的光里,不断啜饮内心的火焰。”漫漫长日,她带着所有的瑕疵和不完美,坦然地接纳自我,塑造着她的真实。
【敞怀彰呈,破囿探境】
“不要畏手畏脚,想做的事情就去做,不必害怕失败。”孙艺铭有勇气,敢尝试,她不断探求摸索,为着自身的不可穷竭而欢欣鼓舞。成长是一次过渡,回忆起一路的经历,她说:“当我意识到我越来越敢于在公众场合向外表达自己时,我为自己的改变感到高兴。”桎梏可以冲破,一切都皆有可能。从内敛到外向,不是突来的转变,而是在尝试中不停锤炼勇气的结果——在讲台上竞选班委,在各种场合中协调工作,在舞台上表达自我……她一步步迈进,欣喜于真正的反馈与收获,而不局限于所谓的成功。“大多数情况下,比起是否获奖,我更在乎通过这些活动去发觉我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次我有没有进步一点点。”打开自己其实也是填补空白的过程,尝试未曾尝试过的事物,开辟未曾到达的领域,邂逅未曾邂逅过的风景。她走的每一步都算数,这些无关得失,因为向前走本身就是一种获得和拥有。
【闲行信步,不随流风】
人生的十字路口往往没有红绿灯,于是,往哪走、怎么走成了一个难解的课题。对此,孙艺铭给出了她的答案——“在大数据时代,不要盲目从众,人云亦云。你要知道这些东西对你来说是不是必须的,你的时间要用来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应付短视频带来的焦虑。”在涌动的时代浪潮中,孙艺铭选择跟从自己的内心,保持自己的节奏,不随波逐流,始终独立清醒。她懂得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高层认知,扩大视野的同时不放大焦虑,不盲目攀比。在内卷化程度严重的如今,大多数人只顾着埋头赶路,走走停停、看看沿途风景就变了奢望。孙艺铭却做得很好。她把学习和生活娱乐安排得张弛有度,喜欢的摄影和手工成为了学习之余的放松,但也能有所收获——“对我来说,学习更多是逻辑和知识的积累,而手工和摄影则是一种感性和创造力的释放。手工赋予我一段纯粹的时间,这让我能静下心来,专注于眼前;而摄影则让我学会用镜头去捕捉美好瞬间,在生活中发现美、寻找美。”她既有追风赶月的劲头,也不缺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踩着自己的脚印走路,而不是躲在别人的影子里亦步亦趋。
“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孙艺铭就像一朵微风中轻曳的白玫瑰,细数着早晨和黄昏的霞光,偶尔抓住些许星尘,不经意泻落的彩虹碎片里全是太阳的流光,而她盈盈玉立,素净又明媚地吐露着她的馥郁芬芳。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