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梁乃文:山长水阔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其志

日期:2024-12-07 21:46浏览数:



人物简介:梁乃文,女,辽宁大连人,中共党员,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2021-2022学年,任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干事兼任学习委员;2022-2023学年,任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第一负责人;2023-2024学年,任院2021级年级学习助理;2022年7月,任“麓山青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赴张家界市桑植县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调研组组员;2023年7月,任“麓山青年”——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赴郴州市鲤鱼塘镇暑期社会实践团的调研组组长。曾获“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国家级二等奖、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决赛三等奖、获团中央“圆梦工程”“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三下乡项目优秀个人、获湖南省化学化工学科竞赛(创新作品)决赛省级一等奖、获校级荣誉五项。2023—2024年,主持优秀结项“脱合金可控制备硅/铜枝晶及其储锂性能研究(国家级重点支持领域大创项目)”;2024年,独立在研“纳米铜修饰硅枝晶多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效储锂性能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已发表科研论文一作一篇,二作一篇,四作一篇。现已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长春应化所)。

(通讯员 谭伟维 许凯帆 刘梦莱)梦想如夜空繁星,照亮前路;信念似巍峨磐石,稳守本心。遇困时,勇者无畏,逆境中,强者坚韧。纵荆棘载途、崇山峻岭,亦难阻逐梦之躯;虽千里迢迢、道阻且长,亦不灭向光之心。正因执着坚守,平凡生命亦能绽非凡华彩。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

《劝学》有言:“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在人生的旅途中,梁乃文清晰地明白: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厚积薄发的胜利。正因如此,她一直在坚持中磨砺自我,在坚持中超越平凡。

大一开学时,有课题组老师在年级群里招收本科生进实验室,梁乃文抱着尝试新事物和锻炼自己的心态参加了。加入实验室后,她发现实验室的学习氛围很好,自己也很喜欢动手做这些实验,尽管学习课程紧凑,学生工作繁忙,但梁乃文选择了一直坚持,她想要看到自己做的项目和进行的实验能够有一个不错的成果。在科研的过程中,梁乃文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她也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加入实验室时间较早,梁乃文的专业课程知识储备还不够充分,当她阅读老师发的课题组所研究领域的一些基础性文献时,其中会涉及专业英语的学习以及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查阅相关的资料,梁乃文倍感沮丧。在遇到困难时,她积极向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寻求帮助,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解决了初步的文献阅读问题。做实验的过程中,实验失败和结果不理想是常有的事,这也必然会导致整个实验的流程被拉长。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梁乃文虽然有时心情非常糟糕,但她知道自己内心是热爱科研的,有时候实验结果固然重要,但是实验过程也同样重要,从失败到成功,这将会是对自己实验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锻炼。所以,科研没有捷径,有的只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从发表论文的四作到二作,再到一作,梁乃文的坚持与努力开出了漂亮的花朵,结下了丰硕的果实。被问及分享经验时,她说:“在本科期间,如果你对科研感兴趣,那么首先要找到你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然后去了解与这个方向相关的一些老师的整体研究情况,积极主动地和老师们交流,询问老师在本科期间你可以参与到哪些工作当中。此外,多跟师兄师姐们接触,主要就是要外向一点,如果你自己不去寻找这个机会的话,这个机会也不会‘求’着让你来做科研的。”

每一丝努力,犹如砖石,铺就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每一滴汗水,恰似雨露,滋润着成功的幼苗茁壮成长。在青春的舞台上,梁乃文用坚持和努力书写出了最美的人生篇章。在未来,她也将不忘初心,奋进前行,登上那座属于自己的高山,俯瞰那片属于自己的美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本是平面的,而世界立体生动;文字是无声的,而生活五彩斑斓。只有将“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结合起来,在博万物中广其识,在涉世道中明其理,才能更好地汲取智慧、丰富思想、淬炼精神。

梁乃文的竞赛经历主要在大三这学年,印象最深的是“未来教育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站在讲台上挑战一下自己,梁乃文报名参赛了。第一次参赛经历是大二上学期,梁乃文获得了院一等奖,并参与了校级比赛,但是在校里并没有取得一个很好的成绩。第二次参赛经历便是大三上学期,有了前一年积累的经验,梁乃文精心打磨了自己的作品,取得了院、校双一等奖的好成绩。她说:“非常感谢学院对这个比赛的重视,也非常感谢各位学科化学的老师对我的帮助,老师们会认真为我评课并给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进步很大,学到了如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四有’好老师。希望学弟学妹们在之后的‘未来教育家’比赛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梁乃文连续两年都参加了暑期的社会实践:三下乡项目。从调研组组员到调研组组长,她成长和收获了许多。“三下乡”即科技、文化、教育深入到乡村基层,在调研采访时,梁乃文也遇到了不少难题,回想起来这段经历,她认为这两次的实践对自己具有很大的锻炼意义。尤其是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其次,调研组主要负责撰写调研报告,在编写和整理材料的过程中,也对自己的文笔有了一个很大的提升。梁乃文经过调研和访谈,深切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逐渐明确了国家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了教育的责任。作为一名师范生,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梁乃文深刻体会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让深山里的孩子走出深山。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梁乃文认为:“大学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独立。要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要勇敢尝试新的不同的事物,不要局限于自己喜欢的或者擅长的领域。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你也许会有很多的压力,但是坚持下来,你也会发现每一件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且以青春赴山海,青舟无惧万重山】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梦。当与鹰同翔,入天地之间,绘山水之最,写人生之自由,读天下之诗书,听山间之鸟鸣,感世间酸甜苦辣,于未来路途高歌。

梁乃文认为大学的学习模式像是一个走读班,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因此自觉性在整个大学的生活里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品质。刚入大一,梁乃文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当时她担任了三个职务:班级的学习委员,院团委的青工部干事,校文明使者服务队队员。此外,她还加入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在社团内被评选为“优秀社团成员”。那时,她也才刚加入实验室,主要是阅读文献,认识仪器,做一些实验。梁乃文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丰盈,被问及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分配,她说:“虽然比较忙,但是总是可以抓住时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会有的。”大二上学期,梁乃文从化工与制药专业转入化学(师范)专业,这意味着在学习大二专业课程的同时,她还要学习化学(师范)专业大一的课程,面对这些,梁乃文从未动摇过自己的选择。因为觉得有意义,所以愿意投入,学生工作和科研也是如此。在院团委青工部,部长和副部们对梁乃文很好,因此她也希望自己可以将所学到的东西传递给下一任的干事;在校级志愿服务队,梁乃文也收获到了很多温暖:每逢节假日,服务队都会组织活动,每逢成员生日,大家都会互相送上祝福;在实验室里,梁乃文的研究方向是锂离子电池,实验室的学术氛围很好,老师和师姐们对她也很照顾……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梁乃文都感觉非常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她无惧风雨,一直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勇往前行。

“人生没有如果,想不留遗憾,找到想做的事,就全力以赴。”梁乃文在教学中绽放,在科研中发光,未来,她也将满心欢喜地奔赴科研新程。她坚信:“一路坚持,一路收获,一切都会有最好的结果。”


一审:龚静宜

二审:李蓉


上一条:【青衿芳华】万祎洋:以行求知,不负韶华

下一条:【麓山春晖】杨道宇:心中有爱,似光如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