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汪施影,女,共青团员,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2021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任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团委青年发展工作部副部长,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第十八届辩论队队长,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曾获湖南师范大学2023年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特等奖,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未来项目中“校内十强”,湖南师范大学2022—2023年度五四评优“百优共青团员”,湖南师范大学2022年“迎新杯”“蓝田杯”青年辩论赛优胜奖,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2022—2023年度五四表彰“十佳学习尖子”。
(通讯员 雷丽华 周语含 戴雨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作者,用经历的点滴编织着属于自己的篇章。汪施影,正是这样一位在时间的长河中,用行动和梦想书写自己故事的主角。她的每一步,都记录着对知识的渴望、对挑战的勇敢和对未来的憧憬,汇聚成她人生中不可复制的华章。
【没有“算了”的精神之旅】
汪施影,作为第二十二届院学生团委青年发展工作部副部长和第二十三届院学生团委副书记,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工作的热情,成为校园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她不仅要处理繁重的文案工作,深夜里还要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完成一篇又一篇的稿件。她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空闲时间。但她并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很充实。她坚信,一切工作都没有“算了”这一选项,这种态度让她在面对挑战时总能保持积极和高效。
作为辩论队的队长,汪施影在一场迎新杯辩论赛中,尽管感到自己表现得不够好,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但她并没有选择“算了”。相反,她去参加百家小讲坛,那是一场无缝衔接的挑战,是她对自己能力的又一次诘问,是辩论失利的她对自己不说“算了”的方式。从辩论赛到百家小讲坛,这段时间内,汪施影不仅做好了复盘,还撰写并背诵了演讲稿,同时还兼顾了复杂的课业。这种迅速地适应能力和积极面对挑战的决心,不仅体现了她的专业素养,也展现了她对自我提升的不懈追求。最后汪施影在百家小讲坛中荣获了二等奖,她认为这个活动让她不仅学习到了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锻炼了她的心态,使她在面对未知和压力时,能够更加坦然地应对。汪施影回忆起当时的决定,她坦言,当时的果决与勇敢对她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她觉得,从辩论赛到演讲比赛,不断尝试,不忘总结,不停调整,或许才是青春的最优解。
汪施影的故事,是对坚持和努力的最好诠释。对待一些做得不够好的事情,她愿意立即做出调整,这展现了她不屈不挠的“没有算了”的精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要坚持“不算了”的态度,不轻言放弃,勇敢面对,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赋予了身边同学前行的勇气,也为学院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榜样。
【往青草更青处漫溯】
“参加辩论队带给了我很大影响”,当汪施影谈及自己在辩论队的时候,情绪十分高涨。怀着一腔热爱,汪施影经过层层选拔进入了辩论队。她在队里遇到了许多优秀的人,他们思维敏捷、逻辑严密、出口成章,让汪施影不由得感到自愧不如。但也正是接触到这些优秀的人,她去学习,去请教,从中吸取到许许多多经验。不仅让个人的辩论能力实现了显著提升,更在思维敏锐度与逻辑性上得到了全面锤炼。遇到这么多优秀的人,汪施影对于辩论的热爱也被无限放大。雏鸟的羽翼日渐丰满,也愿与云霄试比高,汪施影在不断学习他人的辩论经验,并积攒了大量知识与素材后,成为辩论队中的佼佼者,也挑起了辩论队队长这一重担。她从最开始的辩论“小白”,逐渐成长为能担任辩论队队长的“大佬”。
汪施影不仅在辩论队中得到了锤炼,在团委中更是使自我得到大幅提升。在大三期间,她竞选上了学生副书记,继续为团青工作发光发热。身为学生副书记的她,需要与各部门各机构进行深入沟通,并统筹好院里各项庞杂的任务。汪施影非常重视这份工作,每次例会都会认真听取各个部门的工作汇报,而自己在发言前也会做好十二分的充足准备。她认为就算只有一个人从当中感受到她所表达的意思,能更深入理解团青工作,就会感觉到非常满足。作为学生机构的一分子,汪施影身上代表着许多东西,同时担有沉甸甸的责任,而她以身作则,如同领航员般引领大家前行,携手共同将团委打造成和谐有序的大家庭。
人生是旷野,每个人都是一位旅者。汪施影在人生的旷野上步履不止,不断锤炼自我,提升自己的眼界,深化自己的认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活得浅薄,为人深刻】
当我们询问汪施影的人生信条时,她这样说道:“活得浅薄,为人深刻”。她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生活中可以不对很多东西去细究,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好,包括对事物的追求也好,或多或少都可以浅薄一点。但是内在要有深刻的东西,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
她将这句话贯彻在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在有转专业机会时,她放弃了转向其他就业机会更广的专业,而是仅凭一句“喜欢”继续留在该专业学习;在与他人交流接触时,她抱着“每个人都有不同之处,要去彼此包容”的平和宽容的心态去与他人交往。汪施影在“活得浅薄”的同时,内在也拥有着坚定信念,让自己“为人深刻”。她的生活十分繁忙,每天都有新的令人喘不过气来的任务与挑战,但她说着“没有算了”将一件件事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在为人处世上,她以包容的心对待一切,将棱角藏进生活的细枝末节里,平和地找到与世界相处的方式。汪施影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与他人的碰撞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以自己强大的内核与坚定的信念为人。这份毅力,这份信念,使她历经磨难淬钢骨,荡平坎坷笑人生。
正如余秀华所说:“我身体里的火车从来不会错轨”,我们的身躯或许小如草芥,但灵魂却可大如高山。汪施影在工作中,虽有冲突碰撞但愿意去理解、包容对方;在学习中积极向上,勇于挑战,不怕挫折;在为人中做到尽量真诚,心态平和。她始终以不屈的姿态拥抱生活,在经受捶打之后仍然目光如炬,这份坚毅,这份信念,支撑着她前进。汪施影将“活得浅薄,为人深刻”的人生信条贯彻于生活,她身体里有如此强大的内核,无论外界有多少风霜雨雪,都能保持自己的方向和原则,奔赴光明的前程。
汪施影的人生篇章,以“没有算了”的坚定信念、“往青草更青处漫溯”的智慧选择和“活得浅薄,为人深刻”的生活哲学为笔,绘制出一幅生动的青春画卷。她以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挑战,以谦逊好学的态度汲取养分,以深刻的人生观活出内在的丰富。她的故事激励着心怀梦想的人们,告诉我们生活不仅是表面的光鲜,更是内心的充实与成长。汪施影将继续以智慧和勇气书写自己的精彩篇章,成为一本值得每个人品读的书,让我们在她的故事中找到力量和方向。
见习编辑 王思彤 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