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甘文康,男,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曾获荣誉称号:2020-2021年度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2021-2022年度湖南师范大学“三好学生”,2022年度第41期“楚源课”优秀学员。曾获奖项:2020-2021年度湖南师范大学二等综合奖学金,2021-2022年度湖南师范大学二等综合奖学金,2022年度湖南师范大学党史知识竞赛一等奖, 2023年度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南省三等奖,2024年度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本科生组全国二等奖。
(通讯员 叶嘉晟 李帧)朝霞暮初晨,烟雨润无声。湖南师范大学书声琅琅的校园里,一位在数学的无涯学海中坚定前行的青年,甘文康,徒行于碌碌四年的大学求学之旅中。一路上的旅程充满挑战,但他凭借着对知识的执着与热爱,用努力逐步从学习者成长为开拓者。生动诠释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生信条。
【数理结良缘,知行通大道】
初涉数据科学,甘文康发现,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之间的结合,是一个深邃且充满无穷魅力的领域。他提到最让他受益匪浅的课程便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这门课打开了我通往数据与计算世界的大门,让我在算法的构建和设计过程中,能够不断探索数据背后的奥秘。“
“算法,说到底就是计算的方法,而每一个算法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数学理论根据,通过学习算法,我们得以窥见数据的深处,发现其内在规律。”甘文康说道。这种将复杂抽象的数学原理通过程序实现的过程,让他感到无比着迷。他也谈及,离散数学与统计学的理论支持,是所有机器学习模型得以存在的基石。“学习数学,不仅是解题的过程,更是理解世界、发现规律的旅程。”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市场调查大赛中,甘文康遇到了不少挑战,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如何获得足够有效的数据。作为一支由少数同学组成的小组团队,想要完成大规模的数据采集绝非易事。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所吓倒,而是通过各种线上资源,进行数据爬取与收集,再对数据进行清洗与分析。他与队友们一同日夜奋战,不断改进模型,从初期的迷茫到逐渐掌握分析的技巧,这样的历程无疑磨炼了他的能力,也培养了他面对问题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知行合一”这一古训在甘文康的学习历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者,更是知识的践行者。通过实践,他体会到数学的抽象之美以及其在数据科学中的具体应用。每一个瓶颈和阻碍,都是甘文康雕琢自身的锉刀,使自我愈发璀璨夺目。
【学工两相辅,远志踏山河】
“事需缓图,欲速则不达也,由缓至急,循循而进”,甘文康的学习极有规律,讲究计划。他深知循序渐进的重要性,平日里,甘文康总是先完成必要的学习任务,空余时间他又会针对性地研学神经网络等学科的前沿知识。
作为院团委社会实践部的副部长,甘文康的大学生活并不止于书本与实验室。学生工作丰富了他的大学时光,使他不至于陷入枯燥的学习而感到沉闷。他谈及在创业实践中心任职期间的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锻炼了他在人际沟通和协调方面的能力。在他看来,学生工作最重要的是服务他人的心态,以及处理事务的耐心与细致。
“欲成大事者,必先成其小。”甘文康从学生工作的点滴事务中学习到了细心与耐心,这些品质同样适用于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正是这些经历,使得他在学术和社会活动中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对于未来,甘文康充满期待。他已经成功保研至深圳大学的大数据实验室,并计划在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行业工作。“继续深造,是因为我觉得自己的能力还不足够。读研后,希望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然后用这些能力回馈社会。”他说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许。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甘文康深知,科研的道路充满未知与艰难,但正是这种未知,激励着他不断追寻。“热爱是一切的原动力。”正是对数据科学的热爱,让他在面对挑战时,依旧保持初心,不断前行。
【琢玉显光辉,热爱筑未来】
甘文康的兴趣爱好也十分多样,平日里,他喜欢读历史书籍,尤其钟爱于《明朝那些事儿》。他说,书中那些名臣将相的事迹,总能激发他对于“责任”和“坚持”的思考。他提到朱棣通过不懈努力登上皇位的故事,深深打动了他,“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在采访的最后,甘文康对学弟学妹们说:“好好享受大学生活,做自己觉得对的事。不要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要相信自己,坚定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自由、最值得探索的时光,不要辜负了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甘文康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大学这个自由广阔的平台上,不断尝试,不断探索,敢于挑战自己,不要害怕失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甘文康用他自己的故事诠释了这句诗的意义,他相信,未来的道路上,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坚韧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正如“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甘文康将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矢志不渝的前行,让此身这一美玉,愈加温润耀眼。
一审:吴雨婷
二审:王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