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师大+

青春师大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青春师大 > 正文

【青衿芳华】董韬然:深沉智慧如涛海,自然流露显才然

日期:2024-10-26 22:35浏览数:



人物简介:董韬然,男,中共党员,江苏省常州市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21级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班学生,现已推免至中国传媒大学。曾任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学生副书记,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区校共建项目部第一负责人。曾获2023-2024年度“校十佳共青团干部”;2022-2023年度获“校二等综合奖学金”、“十佳区校共建项目”、“院优秀学生干部”;2021-2022 年度,获“校一等综合奖学金”、“校诗歌创作比赛特等奖”、“院优秀文体尖子”。

(通讯员 杜杨 娄思米)心怀热情,于时光的长廊漫步,每一步都轻盈如风,穿梭在光影交错的梦境里。若将生活比作一首诗,平凡日子,韵律悠长,那么随性便是独属于董韬然的诗词韵律。与董韬然进行如沐春风地谈话后,他的形象逐渐立体:“云卷云舒任去留,言谈笑语,皆是逍遥游。‌”以看似随性的心态,对生活投入最大的热情。

【悠然逐梦行,云水任西东】

大学伊始,董韬然跟大家一样,是忐忑不安的,但他及时稳定心态,调整自我,勇于挑战自我,怀着一腔热血,担任了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区校共建项目负责人。这不仅有利于培养个人的责任感,更助益自身学习。谈起担任此职务最大的收获,董韬然认为投身社会志愿活动,能够体味社会真情,增添社会阅历。同时,在增强工作能力的基础上他提升了思想觉悟,为社会献出自己的爱心。

在担任院团委学生副书记的同时,董韬然又兼任班长。在多重身份下,董韬然并没有像常人一样焦虑焦躁。他明确不同身份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采取高效的时间管理方法;在面对突发情况时保持计划的灵活性,及时作出调整并定期回顾自己的时间分配成效,不断优化策略,以保证合理协调不同任务。

关于学习,董韬然提出了不同于他人的观点:“不争是争,争是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认为在大学四年中,不必过多与他人作比较,应沉淀自我,心怀热情,专心追逐梦想。他认为学习要专注于课堂时间,把握课堂知识,在课后要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及时做好预习复习。学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于知识的长期积累。

董韬然将专业知识充分与兴趣爱好结合。他认为大学时间是比较充裕的,学弟学妹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多种活动,在爱好中增添自己的专业知识,这在锻炼自身的多元思维与实践技能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升。

【笔墨凝心,字里行间显真章】

在保证学习的基础上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利于自我充盈与提升。董韬然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历史实践活动,将书本知识运用在实践中。出于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对自我成长的追求,董韬然参加了“文化赋能背景下的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调研项目,并作为队长,在其中积极发挥作用。在这个实践项目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准备问题以及工作结束后的整理。他认为整个实践项目的问题主要侧重两点:第一,要新颖深刻,将实际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挖掘出真实的价值;第二,调研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当然,董韬然作为队长不仅要安排好整个项目,还要根据每个成员的特长合理分配任务,充分发挥团体智慧的作用。

此外,董韬然曾获“校一等综合奖学金”,在这方面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他专注于课程学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提升学术成绩,并多元发展自我,参与课外活动、科研项目或社会实践,展现综合素质。在各项活动中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提升竞争力。

当然,董韬然推免至中国传媒大学除去学习努力,更是因为在其他领域培养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他个人很喜欢阅读,阅读的书籍并不局限于专业书,还有各类诗词、小说。董韬然认为,只要将专业与所阅读的书籍相结合,在阅读中就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书页轻翻梦中游,字句间寻古今秋。”于书中积累,笔墨凝心,字里行间尽显真章。

【心向远方,步步皆是风景】

生活宛如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涛汹涌,充满了顺利与坎坷的交织。董韬然坦言在学习上曾感受到压力,在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后,周围同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水平远远优秀于自己。但董韬然并没有深陷情绪内耗,而是有着自己清晰的人生规划。他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积极与同学交流,不断提升自我。他不盲目求成,脚踏实地,最后常年保持年级前10%。董韬然说,他的英语六级在最后一次考试才通过,其实对保研产生过忧虑,但他仍然积极争取资格,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最后得偿所愿。

“我心有海,不赶浪潮”,这是董韬然的座右铭。他坚定认为,只要心怀星辰大海,必定奔赴远方。他认为推免至中国传媒大学后开启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对自己深入研究的专业领域制定了目标计划。董韬然认为系统掌握文化产业管理相关理论与知识,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旅游学等基础学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业项目运营与管理、文化传播与运营管理等实践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他看来,该学科对‌素质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必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

回顾与总结自己的求学,董韬然如此寄语学弟学妹:“无为而治,不言之教,不争之争,方为上策。”心存高远情无限,志在四方路未赊,他携悠然,必将到达梦想的彼岸。‌‌

一审:吴雨婷

二审:王晶

上一条:【青衿芳华】李蓉蓉:水中芙蓉,清雅不失坚韧

下一条:【青衿芳华】陈芝佑:初心如磐踏歌而行,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