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团员日记,经校团委评审,选出优秀团员日记23篇,现予以公示。
在岳麓山下春潮涌动的美好时节,让我们将雷锋精神铭记于心,化作行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我们的爱心和奉献,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我们携手共进,以雷锋精神为引领,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湘楚大地乃至整个华夏,都洋溢着雷锋精神的温暖与力量,让这春潮般的精神力量,永远奔腾不息,传承千秋万代。
——地理科学学院 2022级土地资源管理团支部 王锦萱
春日的岳麓山,宛如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阳光透过嫩绿的树叶,洒在蜿蜒的山径上,万物复苏,鸟语花香。山脚下,湘江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轻轻拂过长沙城,水波荡漾,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千年的湖湘故事。而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种精神如同春潮般汹涌澎湃,那就是历久弥新的雷锋精神。
——法学院 2024级法学四班团支部 龚安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雷锋的话语质朴却有力,如熠熠星辰,穿透岁月迷雾,于新时代的苍穹下闪耀着永恒的光辉。雷锋,虽已远去,但他所代表的精神,早已化作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脉,成为激励无数国人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在我们大学生团员之间,如薪火般代代传承。
——工程与设计学院 2023级机械工艺技术班团支部 蒋宇杰
夜幕降临时分,我站在湘江边眺望对岸的灯火。江风中似乎传来两种声音的交响:一种是雷锋擦拭解放卡车时哼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另一种是当代青年在实验室、支教课堂、社区网格中谱写的奋斗旋律。这两种跨越时空的青春乐章,此刻在我的血脉里共鸣激荡。我知道,当哲学思辨遇见雷锋情怀,不该止步于书斋中的逻辑推演,而要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绽放思想的光芒。正如那晚主题团日活动上反复被提及的誓言:让我们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民族复兴的宏阔叙事里,锚定自己的坐标。
——公共管理学院 2022级哲学01班团支部 刘心剑
雷锋精神,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长河,却从未褪色。它不是遥不可及的高尚标签,而是融入生活日常的质朴善意,是举手之劳间的温暖传递。在岳麓山下这盎然的春光里,雷锋精神与蓬勃的自然生机交织,化作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励着人们向上向善。它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心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社会,永远是值得坚守的价值坐标。让我们在这春日里,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每一寸心田,期待它长成参天大树,庇佑世间,让这份精神之光,如岳麓山的四季轮回般,永不停歇,永远流传。
——化学化工学院 2023级2306班 舒玉芝
雷锋,这个名字简短却掷地有声,平凡又无比伟大。他以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化作春风,吹进无数人的心田;以助人为乐的质朴善举,化为春雨,滋润着世间的每一处角落。他短暂的生命,恰似划破黑夜的流星,虽然一闪而过,却在历史的苍穹中留下了永恒的夺目轨迹。雷锋精神,不只是简单的助人行为,它更是一种对理想信念的矢志不渝,对人民群众的赤诚热爱,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
——教育科学学院2024级特殊教育班团支部 谭雨涵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我们看到雷锋精神早已超越具体的历史时空,沉淀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当"00后"医护人员在抗疫前线写下请战书,当大学生支教老师在大山深处点亮知识的烛光,当无数青年志愿者在城市的毛细血管里默默奔忙,我们分明看见,雷锋精神的火种正在新时代青年的心田里,生长出新的年轮。这团不灭的火焰,终将照亮我们走向远方的征程。
——历史文化学院 2022级历史学一班团支部 龙俏
“植”此青绿,向“新”而行,是我们对未来的承诺。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将生态文明理念深植于心,将环保行动落实于行。我们将携手共进,用青春和汗水浇灌校园的每一寸土地,让校园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生态、更加宜居。
——旅游学院 2023级旅游管理一班团支部 许诺
环保,更是传承文明的接力棒。从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的古朴智慧,到现代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科学论断,环保理念贯穿历史长河。古往今来,那些注重生态保护的文明得以延续和昌盛,而破坏环境的行为往往引发灾难,致使文明衰落。如今,我们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守护好生态环境,让文明之火在绿水青山间代代相传。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4级思想政治教育三班团支部 彭果
“植”此青绿,不仅仅是指种下一棵树,更是要在我们的心中种下一颗绿色的种子。这颗种子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它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身边的环境,要珍惜每一份资源,要用心呵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而向“新”而行,则是要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环保方式和技术,用科技的力量来推动绿色发展。
——美术学院 2023级艺术设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二班团支部 廖禹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小树长成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人的培养更是需要长时间的努力。一棵树,经过时间和风雨的洗礼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作为一名团员,我们应该如同树苗一样,努力扎根,汲取养分,在思想上不断进步、行动上不断实践,成为国之栋梁,成为有用之才。
——商学院 2024级工商管理一班 瞿佳
与此同时,我们的眼睛也时刻留意着沿途的每一处角落。无论是隐匿在茂密草丛中的塑料瓶,还是被随意丢弃在路边的食品包装袋,都没能逃过我们的 “火眼金睛”,被一一捡起,放入垃圾袋中。山路崎岖不平,有些垃圾甚至位于陡峭的山坡上,拾取难度极大,但大家没有一人打退堂鼓,相互扶持、齐心协力,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一个地球,够了,一个海洋,够了,不够的是环保。”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手中的垃圾袋渐渐被装满,脚步也变得愈发沉重,可内心深处的成就感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愈发强烈。
——生命科学学院 2024级生物科学四班团支部 陈乐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我不禁思考,雷锋精神为何能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答案或许就藏在岳麓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径间。正如雷锋所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岳麓山上的清泉,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树达学院 2022级英语翻译班团支部 陈园园
春风又绿湘江岸,岳麓云深书声朗。从千年书院走出的青年,终将带着“经世致用”的精神基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有人会成为科技前沿的攀登者,在量子计算的迷雾中开辟道路;有人选择扎根乡土,做数字时代的“麦田守望者”。但无论走向何方,他们血脉里都流淌着湘江的执着与洞庭的包容。就像岳麓山的溪流,千回百转终入大江,在时代的浪潮里激荡起属于这个春天的潮声——那是由无数青年心跳合成的,永不停息的精神脉动。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23级数一班团支部 徐靖霖
山脚下的玉兰花正在怒放,洁白花瓣落在学雷锋主题展板上,恰好覆在雷锋扶着拖拉机微笑的照片上。六十载春秋流转,但年轻的心跳始终同频共振。当我们把实验室数据用于社区水质监测,当文学社同学为留守儿童编写乡土教材,当医学院志愿者在门诊大厅充当"人体导航",无数个"新雷锋"正在各自的坐标上,让永恒的精神焕发时代的光芒。
——体育学院 2023级行政1班 周强能
走出纪念馆时,湘江的风送来橘子洲头的新绿。摸着团徽上依然温热的金属质感,想起电影里雷锋写在日记本上的那句话:“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作为新时代共青团员,我们或许不需要刻意寻找“国际接轨”的宏大叙事,当泰国同学主动加入我们的社区清洁行动,当班级公众号收到海外青年点赞的“小红心”,雷锋精神早已在知行合一的实践中,生长出跨越山海的力量。
——外国语学院 2024级外语十班团支部 刘姝岑
人心中都怀有要为伟大事业发光发热、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的强烈决心和殷切愿望,可愿望像火焰一样在心中燃烧,现实却不是木柴,一点就会燃烧起来,附和呼应愿望,“拔剑四顾心茫然”才是常态。这时,向先人伟人学习不失为一个解决困境的好办法,可前人功绩太丰,身如青松,德如明月,常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人人都想干大事,可不是人人都能干大事。雷锋就在此时出现,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怀揣崇高理想却还没有找到实现途径的人,只要不记得失、坚持不懈地做好自己的事,不必成为伟大的人,也可以助力伟大的事业。
——文学院 2021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二班团支部 刘松柏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雷锋精神不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让它在岳麓山下、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将继续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雷锋精神,让它成为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雷锋精神一定会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2024级物理六班团支部 宋嘉
山间渐起的薄雾中,爱晚亭的轮廓变得朦胧。但青年们心中那簇火苗却愈发清晰——在无人机航拍的镜头里,数百名志愿者在湘江沿岸清理垃圾的身影,恰似跳动在山水长卷上的点点星火。作为新传学子,我们不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要用笔尖的温度、镜头的深度、创意的锐度,让雷锋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传承:当专业素养与精神信仰同频共振,每个人都能成为照亮他人的一束微光。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3级广播电视编导班团支部 吴欢欢
站在岳麓山脚下,我眺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践行雷锋精神,用实际行动去传递爱与温暖,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团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承担起这份使命和责任,让雷锋精神在我们心中永远闪耀!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2级人工智能专业一班团支部 马旭琪
通过这次团日活动,我深刻认识到,雷锋精神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标杆,而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践行雷锋精神,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校园里,随手捡起一片垃圾;在公交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在社区里,帮助邻居解决困难。这些微小的善举,汇聚起来就是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医学院 2022级树达护理班团支部 岑艳梅
春风又绿江南岸 ,我合上写满感悟的日记本 。窗外的梧桐树正在抽芽 ,嫩绿的 新叶在风中舒展。雷锋精神就像这生生不息的春意,在代代青年的接续传承中, 永远焕发着蓬勃生机。此刻,我胸前的团徽在阳光下愈发闪亮,仿佛在诉说一个 永恒的青春誓言。
——音乐学院 2024级音乐表演专业04班 苏诗淼
此次团日活动更让我认识到,个体的奉献须与集体共振方能彰显价值。当每位团员以“螺丝钉”姿态坚守岗位,团支部便成为传递温暖的枢纽;当无数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社会便涌动起向善的浪潮。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我亦思考着如何以专业所长传承精神火种——或通过文字记录凡人善举,或以文化视角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嬗变。
——世承书院 2023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班团支部 易楚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