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赴绥宁花园阁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合影)
2023年,湖南师范大学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3300余名师生,210余支团队,足迹遍布70余个县,150余个村落。
他们前往的地方有的是祖国边陲,有的是红色故土。他们实践的内容有的是非遗文化、有的是乡村振兴。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湖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
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先人后己”团队开展主题红色教育)
“什么东西是红色的?红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在台下中小学生稚嫩的回答声中,新闻与传播学院张典同学开始了她的红色论坛主讲。她将在校参加红色论坛、理论学习所积累的内容重新组织,用孩子们的表述,以“童言”“童语”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着这片红色热土流传的红色故事。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湖湘文化,敢为人先。
(化学化工学院“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团队开展主题红色教育)
今年3月,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我校举行了“做雷锋精神的种子”主题红色论坛。今年7月,数学与统计学院“爱在大湖”、音乐学院“乐见南山”等团队不约而同地以“传承雷锋精神”为主题开展了主题红色论坛、学雷锋活动。他们在将学雷锋活动融入实践日常的同时,真正成为了雷锋精神的种子。而台下孩子们心中的种子正悄然生根。
(湖南师范大学赴绥宁花园阁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文艺汇演现场合影)
这是音乐学院黄子维在花园阁村的第三年。三年来,从队员到队长,他多了一份成熟和从容。“一场接力,三年传承。一份事业,八年坚守”。 这是湖南师范大学连续三年组织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花园阁村,也是连续八年奔赴邵阳绥宁对口帮扶的延续与传承。从插柳村到花园阁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湖南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已然成为当地文化帮扶、教育振兴的重要一环。他们在这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助力乡村文化教育、参与提振乡村产业、深入基层调研、让艺术与文化相结合,将乡村的美育与心育切实落地,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彩。
“从听众到主讲,从队员到队长,一次实践,更是一次成长”。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超过九成的红色论坛主讲人有过校内红色论坛经历,近三成的队员有两次及以上“三下乡”经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越来越多的团员青年实现了从“追着光”到“成为光”再到“散发光”的转变。
二
(小河乡“音韵原乡·相约盛夏”乡村音乐节)
(音乐学院赴浏阳市小河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合影)
今年夏天,贵州的“村超”“村BA”火遍了全国,而在相距近八百公里浏阳河畔的村音乐节同样惊艳了所有人。音浪与星空在盛夏交织,17名音乐学院的同学与75名小河乡的孩子们,用青春的音符、美妙的舞姿,点亮了小河乡的“夜经济”。“让乡村的孩子们多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感受艺术的熏陶,用艺术点亮孩子们的梦想。”音乐学院的陈芳老师这么说道。
有颜值有气质,这才是乡村新形象。美术学院的“绘梦队”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用手上的画笔为张家界陵阳村绘制了总长超过60米的墙绘,用手中的镜头为张家界阳湖坪记录着点滴岁月变迁。
(湖南师范大学博士服务团在柳林村开展产业调研)
柳林十八拐,天下第一拐,一拐又一拐。湖南师范大学的13名博士、23名硕士就这样“拐”进了怀化柳林,一个物产丰饶、景色秀丽、白云缭绕的小山村。在村民的带领下,他们走进了大王山原始次森林、走入了香榧古树群,用坚毅的脚步丈量着柳林的文旅资源,用扎实的学识挖掘着柳林的振兴潜力。
(历史文化学院“沅”梦振兴团队在楠木铺乡开展调研走访)
(法学院“与法同行”团队在肖家桥乡开展调研走访)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引下,200余支团队有的深入田间地头,走访村民居所,就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建设现状展开调研。有的走进神秘沅陵,对当地自然生态、语言文化、文化语境进行走访调研。他们用青春丈量着这里的自然风貌,用眼睛探索着其背后的人文风貌,用耳朵倾听着来自基层的声音、乡村的声音、大山的声音。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暑期“三下乡”就像是一座桥梁,将新时代乡村振兴与青春奋斗紧紧连在一起。在实践队员的眼中,乡村不仅是暑期“三下乡”的实践地,还是锤炼过硬本领,练就扎实学识的大舞台、大学校。
三
(外国语学院“美美与共·中非共享”团队在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让世界认识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团十九大报告中有这么一句话。外国语学院“美美与共·中非共享”团队在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用熟练的外语为来自联合国的官员,来自各国的元首、大使等重要嘉宾提供着讲解服务,用精准的翻译为来访外宾介绍着湘绣、菊花石雕等非遗文化。一句句地道的外语,一次次精彩的讲解,中国故事在他们口中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新闻与传播学院“悠悠沅水,溯文逐忆”团队越南留学生范氏芳草采访非遗文化)
新闻与传播学院“悠悠沅水,溯文逐忆”中外大学生暑期调研实践团的10名队员们带着开放与包容来到了湖南沅陵。10天的时间里,来自各国的留学生们,在中国青年朋友的帮助下,一起调研,一起交流,一起研讨,对当地的非遗文化、民俗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辰州傩戏”“沅陵山歌”“沅陵传统龙舟赛”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无不让每一位队员动容。越南留学生范氏芳草感慨道“正是通过尝试歌唱沅陵调子,让她更加深刻地体悟到沅陵非遗文化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工程与设计学院“沅起非遗”团队的剪纸课堂)
(美术学院“拾艺筑梦”团队的扎染课堂)
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非遗文化、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传承起来,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教育科学学院“夏湘筑梦”、工程与设计学院“沅起非遗” 、公共管理学院“汇爱浏阳 筑梦童心”等团队分别将剪纸、脸谱、扎染等非遗文化带进暑期课堂,带着孩子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受非遗文化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文化的种子。工程与设计学院“守艺匠心,湘火相传”、生命科学学院“达人学社”等团队则是通过采访、调研等方式,探索非遗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让非遗文化真正走入人们内心,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体育学院“致知力行”团队体验蓝印花布制作工艺)
(商学院“行测量贫,商以驻富”团队调研苗族插绣)
据统计,在200多支实践团队中,有近五分之一的团队将非遗文化列为社会实践的重点内容,所覆盖内容甚为广泛,从羽毛画到傩戏,从碣滩茶到江永女书。这些被“困”在大山,逐渐被人淡忘的非遗文化,就这样一点一点走进了我们的视线。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兰溪队”开展太极拳教学)
作为师范类高校,教育帮扶是暑期社会实践不可缺少的构成。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活动中,70%的团队开办了暑期课堂,20000余名中小学生在这个假期接受了教育帮扶,师生配比一度达到1:10。
(外国语学院捐建草原学校爱心图书室)
外国语学院186名外语专业队员在学院的带领下,来到隆回县草原学校等乡村学校开展乡村外语教育,通过开展语言教学、建立中外经典读物图书室的方式,为这里的孩子们推开了一扇不一样的大门。
(文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春蕾·小记者计划”)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科学学院“同心筑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朝华溪实”等团队把化学、生物实验搬上讲台,将简单有趣的化学生物实验与自然现象相结合,向孩子们讲述着自然世界的秘密。
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队员们,则是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量身制定了“春蕾·小记者计划”,带着孩子们一起用镜头寻梦云水,用实践告诉孩子们外面的世界不是只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还有更多希望和美好等待他们去挖掘。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燃梦湘西,源远流长”团队的手工课堂)
一节课程最长不过一小时,一次实验材料简单如一只杯子,一勺食用油,却为孩子们埋下了学习的种子,打开了发现世界的大门,让大山外的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值得信赖的、堪当大任的一代新人”。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暑期“三下乡”已然成为无数师大学子记忆中最宝贵的回忆,有人至今记得自己当年提着桶,卷着被,打地铺,睡课桌的一幕又一幕;至今记得自己当年在村民的指导下第一次用土灶做饭,第一次用明矾除去水中杂质。二十余年过去了,暑期“三下乡”的硬件条件在变、形式内容在变,但不变是那片青春的底色。
时至8月,已经有许多团队完成实践任务,踏上了归途。路上,有一位队员感慨道“也许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个地方”。
但,我们已经种下了希望的种子。草木会生长,孩子会长大,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编辑:章小可 王婧雯
责编:肖青川
审核:段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