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成员开展普通话教学
团队制作拍摄教学视频
团队开展美育教学活动
团队与学生合影留念
(通讯员 王心怡)近日,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力度”,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文旅志愿服务队20名志愿者前往湖南省安化县4个村落,开展了主题为“文旅青年耀青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为期12天的实践活动中,团队有效联动政府部门、数字课程、美育教学、研学实践等,打造了“四维联动”的工作格局,先后得到了学习强国、湖南卫视、湖南日报等20余次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一、联动“政府”,定位深入“学”
团队联动湖南省文旅厅、安化县人民政府、文旅局等,以安化县活动场所为主阵地,对接乡村基层干部,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
为持续推进推普工作,团队选择分层次推广普通话,以小众带动大众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工作,针对村中主要干部和党员开展普通话推广讲座,提升村干部的普通话水平,助推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联动“课程”,推进数字“行”
团队与当地5所村小对接,开展数字化教育教学,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推广宣讲普通话,共同打造一批本土化、适应性的乡村青少年数字微课,开启城市小学生联动乡村小学生“共育帮扶成长行动”。
团队成员在现场教学中发现当地人民平翘舌不分,语音语调与普通话间存在较大差异。团队成员将方言与普通话推广结合起来,创新教学方法,将普通话发音时口腔变化制作成特效视频,矫正当地村民的普通话发音。
三、联动“美育”,推进文化“展”
团队在安化县偏远农村地区开设美术、书法、安化山歌、朗诵、舞蹈等课程,通过“小小红色演说家”“童声飞扬”音乐课、“旋转跳跃”舞蹈课等一系列活动,丰富乡村文化艺术教育资源,提升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并与安化电视台开展大型文艺展演,通过美育展演宣讲推广普通话。
四、联动“研学”,丰富创新“讲”
在实地调研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现存兵工厂遗址以及相关文物背后的故事,利用旅游专业所学知,组织当地儿童设计红色文化研学、文物讲解研学等实践活动,创新普通话宣讲形式与内容.同时深化团队成员对于红色抗战精神的理解认识,致力于以"青春之我"去奏响乡村文化振兴的时代强音。
编辑 马鸿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