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在线+

新闻在线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在线 > 正文

“一生只做一件事的沅陵茶人”——湖南师范大学中外大学生实践团专访“湘西茶王”张干发

日期:2023-07-11 13:29浏览数:

      (通讯员 化曼村 杨昊瑾 段玥辰)悠悠沅水岸,沁脾沅茶香。沅水卷来千重浪,把碣滩山绽成茶和远方,品一杯碣滩茶,走进茶山沅水孕育的做茶人、爱茶人。

  78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悠悠沅水,溯文逐忆”中外大学生暑期调研实践团前往怀化市沅陵县开展调研活动。团队走访主埠溪村途中,了解到沅陵县官庄镇上住着一位“茶叶大户”。他叫张干发,出生于1955年,现任怀化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沅陵县茶叶协会会长,2022年被评为“国茶人物”荣获业界最高荣誉,他为沅陵县茶产业的发展,尤其怀化碣滩茶品牌价值的提升作出特殊贡献,因此被誉为“湘西茶王”。


24F7B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湘西茶王”张干发)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句“茶与我有恩”娓娓道来了茶人与茶的深厚情缘。张干发祖祖辈辈依茶山而居,他八岁便开始制茶,少年时靠茶山的收入去读书,青年时正值中国茶产业因主要出口地被切断等种种原因陷入困顿,但是张干发却相信解决家乡落后的面貌必须把茶发展起来,“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不可能没人要。”他主动拜师学艺、请教专家制茶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了对茶的热爱,毅然放弃了原本的教师行业,于1979年开始正式从事碣滩茶产业。在借助当地自然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茶品种、改进制茶工艺、包装茶品牌等途径。张干发在1981年成了万元户,带领周边乡亲们尝到了卖茶的“甜头”,省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相继报道了他的事迹,引起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给张干发莫大动力。如今,张干发已经和碣滩茶相伴了整整六十年,多年来精益求精。他所创办的干发茶业从乡村走出国门,载誉满满、硕果累累,真正做到“一生只为了一件事,就是做茶。”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湘西茶王”张干发)


一段源远流长的背后有一份锲而不舍。“别人不搞的,我来搞!”身为碣滩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张干发有着舍我其谁的传承精神,致力于传承碣滩茶的制作技艺和历史文化。今年下半年,他将为碣滩茶制作技艺申请国家级非遗,“我们已经做足了准备,也有这个信心。”他还向实践团透露了两个长远的设想,一个是建立大型的碣滩茶博物馆,为此已经收集了一百多件茶壶、茶几、茶盘等老物件,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后人知道从前的碣滩茶是怎么做的、我们现在是怎么做的;另一个是在沅陵的五大区的每一个区各培养一名传承人,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才能把碣滩茶传下去、传得远。”


好茶也怕巷子深。张干发不仅致力于碣滩茶非遗文化的传承,还对其传播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楚的规划。“你在家里天天唱,别人谁知道?”他重视媒体宣传,从拍摄电影、投手机开屏广告、为高铁做冠名商、开设少年制茶班等多方面齐下力,提起接下来的宣传规划。张干发侃侃而谈,他想将碣滩茶的制作全流程绘成动画,“从采摘、杀青、初糅、复糅、烘干到包装全过程都制作一个模型出来,让别人一目了然。”听闻实践团前来采访的队员中有一位外国成员,他立即与其交换了联系方式,热情道:“一定要把中国碣滩茶多多介绍到国外去。”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湘西茶王”张干发合影)


新时代,新茶人。碣滩茶,孕育于千里沅江上、武陵与雪峰山间,浸润了屈原楚辞的清香,还梦了翠翠情歌的荡漾,是无数沅陵人的记忆与骄傲。在采访的最后,张干发感慨自己年过古稀,而他言语间却只教人感受到那份对家乡沅陵的滚烫热衷和飘香沅茶的如水浓情。正如他所说“碣滩茶,不但历史悠久、茶叶也好,但是需要一个执着的人坚持不懈地宣传、推广、传承来推动他的影响力。”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沅陵茶人始终在路上。


编辑:肖青川


上一条:教科院赴沅江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文化之美”系列课程活动

下一条:体育学院“致知力行”实践团参加湖南省邵阳县五峰铺政府志愿服务活动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