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讲解情形
学员回答问题情形
学员展示手工成果
(通讯员 刘昱含 李霞)为增进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与体验,7月23日上午,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设计学院"虎形山下,童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在富寨光彩小学开展非遗技艺实践课堂,实践团教学组成员担任主讲人。
教学组成员详细讲解漆扇工艺价值,介绍天然大漆需七年以上树龄方可采集,且每棵树仅能隔年取漆的特殊工艺,让学生们真切体会到"百里千刀一斤漆"的珍贵性。在脸谱课程中,教学组生动解析谱式分类法则(如整脸、三块瓦脸、碎花脸)及色彩象征体系(红色代表忠勇、黑色象征正直、金银色表示神怪)。
实践活动设置两大体验区域:在脸谱彩绘区,学生们专注地在模具上勾画对称纹样,运用颜料绘制传统谱式图案,并通过毛球、超轻粘土等材料增强立体装饰效果;漆扇制作区则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调漆、滴染、抽离等工艺流程,通过调整角度与速度创造出独特的色彩肌理。每个环节都安排教学组成员进行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制作要领。
此次活动将非遗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工艺实践,深化了学生对传统技艺工序与文化内涵的理解。教学组成员在指导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能力,积累了宝贵的传统文化教育经验。
实习编辑:刘袁 张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