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主持“星火永恒,赤色长传”红色剧本杀主题教育活动
实践团成员讲授“党的骆驼精神”专题历史人物理论课
实践团成员在任弼时纪念馆为学生讲解
学生在展厅内观看纪录短片
实践团成员与学生在任弼时铜像广场合影
(通讯员 张语桐 涂文凤 薛佳宇)7.7-7.8,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爱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汨罗市任弼时红军学校中学部及任弼时纪念馆开展“星火永恒,赤色长传”红色育人系列活动。此次活动由实践团成员组织,该校“关爱二班”全体学生参与。
7月7日上午,实践团在该校教室组织“星火永恒,赤色长传”红色剧本杀主题教育活动。活动选取《闪闪红星》剧本,以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为历史背景,将剧本杀形式与红色文化教育结合,通过沉浸式场景还原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历史情境。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解谜推理,“穿越”至革命年代,在互动中感受先辈为民族解放奋斗的信念,体悟建党初期革命精神与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
7月8日上午,实践团开展“党的骆驼精神”专题历史人物理论课,以任弼时同志的生平事迹为主线,从“坚韧前行、负重担当、无私奉献、恪守初心”四方面阐释“骆驼精神”的内涵。学生们通过观看历史资料、聆听案例讲解,学习任弼时同志的生平事迹,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和精神内涵形成具象认知。
理论课程结束后,实践团组织学生赴任弼时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实践团成员担任讲解员,以任弼时同志生平事迹为主线,围绕“任弼时同志早期求索和革命生涯、长征与艰苦岁月中的担当、在抗战胜利与建国前夕的关键作用及任弼时同志身上的珍贵精神”四个环节展开讲解。通过观摩馆藏文物和史料,学生们了解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程。这些实物与史料让历史叙事更具象,为理解革命精神提供了直观支撑,也与前期的理论学习、情境体验形成了衔接,使对红色历史的认知从文字、场景延伸至具体的历史见证中。
此次系列活动是实践团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重要实践,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的结合,既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也帮助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为后续育人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
实习编辑:廖梓雯 姚鸿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