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采访陈利老师
实践团参观丁华汉陶瓷博物馆
实践团与非遗传承人王立新老师留影
(通讯员 王朵朵 牛巧慧 于梦荷)6月27日至7月2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瓷韵‘薪’传·醴窑寻迹”社会实践团深入醴陵市开展调研。团队以口述历史为主要方式,走访了王立新、丁小妮、陈利三位代表性非遗传承人,记录醴陵釉下五彩瓷的传承故事。
在醴陵沩山窑“王大德生”瓷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立新向队员们展示了清代木质牌匾,讲述了沩山窑的历史渊源。作为第四代传人,他特别提到“乾隆老八家”为皇室烧制御瓷的往事。“釉下五彩是值得用一生去追求的课题,”王立新说,“既要传承古法,更要不断创新。”他正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丁窑第四代传承人丁小妮手持3D打印的文创模型,介绍如何将传统兰草元素融入情侣杯、车载挂饰等现代用品。她创新的“没骨人物”技法通过墨线勾勒人物,经烧制后形成丰富的色块层次。“老手艺不能端着,要闯进年轻人的生活圈。”丁小妮表示。
在陈扬龙窑工作室,陈利现场演示“薄施淡染”技法。她创新使用三十余次分层晕染的工艺使瓷器呈现通透质感。据了解,陈扬龙窑正运用“云平台”技术打造数字化博物馆,让传统工艺触达更多观众。
实践团队员表示,此次口述历史采集让他们对醴陵陶瓷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文化传承既需要王立新、陈利、丁小妮等传承人的坚守与突破,也呼唤着更多年轻力量的加入与接续。
编辑:吕依婷 谭欣雨